有句俗語說得好:“堡壘往往容易從內(nèi)部被攻破!”
這次“送俘事件”,由于蘇聯(lián)顧問的反對接收,再加上黎副團長的沉默不語,一下子點燃了越軍內(nèi)部的矛盾。
長期的作戰(zhàn),使得越南的兵員結(jié)構(gòu)與我國抗戰(zhàn)時期相似。在一支部隊里,士兵之間往往有著一些血緣關(guān)系。兄弟、表兄弟同在一支部隊,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長官要拋棄他們的兄弟,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死去,死了也無人埋葬,沒有一個人會無動于衷。
眼看著嘩變即將發(fā)生,黎副團長喊道:“你們這是要干什么?又沒說不接回他們,我這不受傷了嘛?讓我好好想想,都給我退下!”
還想什么呢?傷員在流血,耽擱了時間就會死掉,難道要讓敵人給他們治傷不成?
人家已經(jīng)夠意思了,讓你們接回陣亡戰(zhàn)士的尸體,接回傷員??蓻]聽說自己的部隊,會這樣善待中國人。
“黎副團長,這還用想嗎?你受傷在家,我?guī)巳グ阉麄兘踊貋?!”范排長轉(zhuǎn)身就要走。
以前大家都稱呼黎副團長為黎團長,這次卻加了一個“副”字,范排長的話,明顯不那么尊重了!
尤其是,他始終沒有放下手中的槍,戰(zhàn)士們也都跟著范排長,時刻保持著警惕。
蘇聯(lián)顧問也不懼怕,冷笑著看著黎副團長,似乎在嘲諷。
“這事兒有團長、有連長,還用得著你說了算?”一名黎副團長的親信質(zhì)問。
“你他媽算老幾?”范排長手下的一位李姓班長,立刻將槍口移了過去。
他這個班,只剩下兩個人了,本來就憋了一肚子火。
黎副團長的親信正要去拔槍,被副團長大聲喝止。
“都給我出去,等待命令!”黎副團長怒吼道。
“嘩啦啦”一陣收槍的聲音,范排長帶著兄弟們走出了山洞。
立秋了,雨林里黑漆漆的,除了秋蟲的鳴叫,連一絲風(fēng)聲都沒有。
范排長望著天空的淡月,他把僅有的一包煙分給兄弟們,大家默默地抽著煙,心里都憋著一股悶氣。
這些軍人,絕不是膽小懦弱之徒,他們并不怕死,只是無法接受被拋棄的命運。
兔死狐悲,這道理連傻子都明白,傷員的今日,便是他們的明天。
抽完煙,范排長將煙蒂狠狠地摔在地上,說道:“我要去看看那些陣亡的,還有受傷的兄弟們,你們有誰愿意跟我一起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