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封后大典結(jié)束后,衛(wèi)長君那邊負責的紙張售賣一事也十分順利。
這天,衛(wèi)長君進了椒房殿。
他俯身行禮:“啟稟皇后娘娘,眼下紙張已經(jīng)隨著走商售往整個大漢,除了個別偏僻的地方可能無暇顧及到,紙張幾乎已經(jīng)成了讀書識字之人皆知的東西。”
小滿滿意的點點頭,起身扶起他:“這么短的時間,長兄能做到這般,實在辛苦了。”
大漢雖比不上后世地緣遼闊,可也不算小,如今馬車慢,將紙張售賣到各地,統(tǒng)籌,安排,不可謂不費心費力。
“談不上辛苦,娘娘交托的事,臣一定會竭力而為?!?/p>
“近來長安可有什么新面孔?”
衛(wèi)長君自然知道她口中的新面孔指的是什么。
紙張的出現(xiàn),普通百姓不知道意味著什么,可對諸子百家而言,意味著傳承。
文以載道,這個“載”是記載的載。
上古時期的象形文字,將文字記錄在獸骨上,到后來的記錄在竹簡上,隨著記載工具的升級,記載的內(nèi)容由簡到繁。
記載的內(nèi)容,越來越清晰,句子越來越長。
紙張的出現(xiàn),就如同當初竹簡的出現(xiàn)一樣,意味著某種變革。
凡是涉及文化傳承的人和事,都將被卷進這場變革中,大多數(shù)讀書人都能意識到這個事實。
所以,當修書令傳出去,不想自家學說斷絕,自然會來長安一探究竟。
衛(wèi)長君:“近來長安城陸陸續(xù)續(xù)來了許多讀書人,都是被紙張和修書令引來的,眼下都被臣有意識安排在了相近的住處,臣聽聞,他們聚在一起,總是吵鬧不停。”
“吵鬧不停才對,沒打起來吧?”
小滿多嘴問了一句。
她從前就聽說,秦漢時期的讀書人頗有些力氣,一言不合就動手,也是常有之事。
衛(wèi)長君臉色古怪了一瞬,然后低頭道:“是有些人爭論不休打起來的,不過娘娘放心,臣旁人暗中看察著,并未出人命。”
小滿笑著挑眉:“那就是見血了?”
衛(wèi)長君點頭:“儒家和法家,儒家和墨家,墨家和法家,這三方人爭論的比較厲害,都動過手,也都見了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