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興九年,五月六日。
又是一年春。
石川省,省城。
石川大學于今日正式成立,開始對外招生!
石川省臨近豐省,此前因為豐省有一座武安大學,所以石川省就沒有搶到一個大學的名額。
導致石川省的權貴子弟們只能去隔壁的豐省上大學。
后來第十三所大學弘毅大學成立,名額居然又落在了豐省。
這可把石川省的人們給氣壞了!
再后來,知道弘毅大學居然要大肆招收平民學生和寒門子弟,石川省的權貴們又在心中暗自慶幸。
這可是個燙手的山芋!
大藍朝在明新變法后就取消了科考,改由十二所大學為國家廣納賢才。
所以這十二所大學意味著上升通道,意味著前程,意味著數不盡的資源!
各地的門閥世家,權貴子弟們一起來分這塊蛋糕都不夠分,居然還要分一部分給平民和寒門?
矛盾,沖突,各種打壓都是不可避免的。
弘毅大學作為‘試點’大學,確實是摸著石頭過河,經歷了許多坎坷。
中途甚至還換了一任校長,因為第一任校長是許競
第一屆從弘毅大學順利畢業(yè)的平民和寒門子弟,比初入學時的人數少了三分之二!
沒能畢業(yè)的那些學員,要么是在殘酷的修煉,試煉過程中出了問題,要么是出了各種意外,直接或間接死于權貴子弟的手中。
而畢業(yè)的這些人,哪怕順利得到了官職,也都不是什么好職位,且處處受人排擠,難以看到前途。
這樣的結果,一度讓人覺得那位首輔大人的‘實驗’失敗了。
直到元興八年七月七日。
這天之后,朝廷宣布要同時在那些還沒有大學的行省,建立十一所大學!
且這十一所大學和弘毅大學一樣,要給平民和寒門子弟大量的名額!
不僅如此,弘毅大學當初是瘸著腿走路,只有‘武科’,沒有‘文科’,只培養(yǎng)武官,不培養(yǎng)文官。
現在不僅新成立的十一所大學都能文武雙全,弘毅大學也可以招文科生了。
這樣的事情放在以前,根本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蛋糕就那么大,這么多年來一直被門閥世家牢牢把持住,怎么可能讓出一半給別人?
簡直是天方夜譚!
但葉擇安的驚天一案之后,曾經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
十門閥自顧不暇,只能盡力自保,眼睜睜看著自己被慢刀割肉。
其余門閥世家或多或少也都受到了牽連,且被朝廷的一系列舉動威懾住了,擔心屠刀臨頭,變得前所未有的老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