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宜二十歲的時候,依然沒有成親,弘曜跟這幾個姐姐的關系都不錯,有他護著,也沒人敢對公主的婚事置喙什么。
倒也不是沒有人來打聽過,但馮若昭問過溫宜的意見后便統(tǒng)統(tǒng)推掉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她不希望自己的女兒被不情愿的事情困住一生。
新帝登基那年,馮若昭已經(jīng)快四十了,她總算走出了高高的宮墻,再一次看到闊別二十多年的、高墻外的世界。
馮若昭入王府那一年,還沒過十七歲的生辰,她父親是從四品的知府,又是漢軍旗,在王府里實在不算顯眼。
被一頂小轎抬入王府的那天傍晚,馮若昭將一方繡帕緊緊攥在手中,待被領入院子坐下時,才發(fā)覺繡帕已經(jīng)被汗水浸透。
馮若昭正襟危坐在床邊,不敢有什么大動作,直到含珠湊過來問她要不要喝水,她才得以將手中的繡帕遞過去:“替我擦一擦手心,再換一塊繡帕來吧?!?/p>
這一晚,王爺沒有來馮若昭的院子,而是宿在了前院,與馮若昭一同入府的還有一個費云煙,二人都是格格,王爺哪都不去,也算是沒有下任何一方的面子。
入府第二日,馮若昭才知道自己和費格格都被安排進了年側福晉的院子,年側福晉是年遐齡的女兒;年希堯、年羹堯的妹妹,在漢軍旗里已經(jīng)是頂頂不錯的家世了,如今府里人不少,如此安排,倒也說得過去。
馮若昭先去給福晉請安,走出房門時,正遇到費格格,費格格比馮若昭年紀還要小一些,穿了一身綠色的旗裝,發(fā)髻上卻簪了一朵紅色的珠花,偏偏她那張臉極其美麗,硬是撐住了這身莫名其妙的裝扮。
兩人見面后互相笑著點了點頭,馮若昭正要開口邀請對方一同去正院,忽然聽到身后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喲,都收拾好了?到底是本側福晉院里的人,跟上一起走吧,免得你們不懂規(guī)矩,沖撞了什么人。”
來人正是年側福晉,她扶了扶頭上的點翠簪子,看向二人的眼神實在不算友好,馮若昭摸不準這位年側福晉的性子,趕緊低下頭規(guī)規(guī)矩矩地行了禮,年側福晉見她識相,也移開了視線,目光直直地盯著費格格,見其反應慢了一步,又有那樣好的容貌,開口道:
“綠衣配紅花,實在是俗氣,你就打算這樣去給福晉請安?”
費格格被嚇了一跳,趕緊蹲身認錯:“側福晉教訓的是,妾身知錯!”
“知錯還不去換了衣服?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本側福晉故意為難你呢?!?/p>
費格格有些進退兩難,她本就是算著時辰出的門,在這耽擱了一會,已然沒有多少時間了,若是再去換身衣裳,第一次給福晉請安就遲到,是不是不太好?
馮若昭自小便是個老好人的性子,見費格格進退兩難,忍不住道:“還請側福晉恕罪,只是這會時辰已經(jīng)不早了,不如先去給福晉請安?若側福晉覺得費格格的裝扮不好,叫她摘了紅色的珠花便也是了。”
(馮若昭:小小的老子脾氣好~)
馮若昭家中人口簡單,父母又都是和善的人,平日里也總教她與人為善,此時她又尚且不知道年世蘭的秉性,自然不忍心看著費格格為難,年側福晉聽完她的話,冷冷地打量了她一眼,沒說話,直接越過她倆走了。
年側福晉身邊的大丫鬟落后了一步,冷聲道:“就連馮格格都覺得費格格紅配綠不好看呢,費格格還是在去正院前將那珠花扔遠些吧!”
費格格臉色一僵,趕緊叫丫鬟把珠花摘下,又瞪了馮若昭一眼,腳步匆匆地走了,馮若昭有些莫名其妙,但眼見著時辰不早了,只能快步跟上。
到正院時,人差不多都到齊了,福晉是一副菩薩面,說話也十分溫和,關心了新來的兩人是否適應,又對年側福晉道:
“她們二人是王爺特意安排到你院子里的,費格格年輕貌美、馮格格性情溫和,都是頂好的人,宮里頭定下人選的時候,王爺和本福晉都十分滿意。你入府也有幾年了,可要好生照顧新入府的妹妹們,早日為王爺開枝散葉才好?!?/p>
年側福晉的臉色不大好看,但還是起身行了禮,福晉滿意地點點頭:“好了,正院平日里事忙,也不必日日來請安,還是照從前的規(guī)矩,五日來一次便可,都散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