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玉嬈沒想到,自己和母親還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機會。
在去寧古塔的隊伍行出京城時,宮里出了一件大事,甄答應救駕有功,與逆賊果郡王同歸于盡,皇上顧念其功德,下令將甄家母女召回京城,只貶為庶人即可,不必再流放了。
聽聞甄嬛死訊時,甄母的眼淚便止不住了,那是她懷胎十月生下、又親自教養(yǎng)長大的女兒,怎么可能不傷心?
甄玉嬈呆呆地站在原地,她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臉,才發(fā)覺自己也已經(jīng)淚流滿面。
長姐啊,我怨過你、怪過你,可是在第一次入宮見你時,我是真的為你得寵而高興;在寧古塔差點凍死時,我也沒有真的責怪過你——只是你愿意為了別人回宮,卻從不愿意為了我和母親回宮,我做不到不怨?。?/p>
我和母親,從來沒有被你真正放在心上過。
可是你回宮后,得到你想要的了嗎?
長姐,其實我不怪你了,你能什么都不顧,只為自己的選擇而活,這很好,我們女子本就不該被旁的事物困住一生的,只是我也是個自私的人,我對你的不在意耿耿于懷,我不怪你,但是這一世的姐妹我已經(jīng)做夠了,往后的生生世世,只愿我們不要再有任何關(guān)系了。
甄玉嬈沒想到能在京城遇見這樣好心的人。
她和甄母身上沒什么錢了,上次去寧古塔時,甄母縫的銀票都沒派上用場,如今只有她們母女二人,身邊沒有男丁,又是與披甲人為奴,身上若帶著財物,反而會惹來大禍。幾番權(quán)衡下,甄母在里衣縫了幾包種子,沒有再帶銀票。
甄家已經(jīng)被抄了,母女倆無處可去,但又只有京城離得近,環(huán)境也相對熟悉,只能先回京城再考慮其他。兩人沒有盤纏,想做些繡活謀生也沒有本錢,去找著給人洗衣服,但又沒有渠道和人脈,最后只能靠著去寧古塔時發(fā)的幾個干饅頭熬著。
那一日路過如意樓,見里頭在招工,甄玉嬈看著虛弱到走不動路的甄母,只好硬著頭皮去試試,如意樓的管事婆婆一見到玉嬈眼睛就紅了,摟著她哭了一場,后來玉嬈才知道,她和這位婆婆走丟的孫女很像,婆婆也是觸景傷情。
這位婆婆在如意樓的地位似乎挺高的,在了解了她們母女的情況后,便說服掌柜的借了她們一筆錢,又租給她們一間鋪面,玉嬈和甄母不肯要,婆婆又哭了一場:
“若我那孫女流落在外,我也希望她能遇到好心人??!這些不是無償給你們的,你們就收下吧,日后若賺了錢,再還回來便是了,掌柜的平日里也會資助其他人開鋪子擺攤,我不過是引薦了一番罷了。”
她一番話情真意切,甄玉嬈和甄母也確實需要這個機會,再次謝過了掌柜的,又簽了借條、商談好利息,這才搬進了如意樓一側(cè)的宅子。
這是一個帶鋪面的房子,鋪面后頭是一個小院和兩個房間,院子里還有水井,母女倆住完全夠了。婆婆叫人送了些吃的過來,母女倆又是一番千恩萬謝,越發(fā)堅定了要快些賺錢還債的念頭。
有了要做的事后,母女倆的心也安定了下來。她們舍棄了自己的姓,甄母對外稱“云夫人”,玉嬈則是“玉娘”。罪臣家眷的身份到底不是什么好事,雖改名擋不住有心人的探查,但至少能免去一些麻煩,而且二人也是下定決心想舍棄過去了。
這一片住的基本上都是如意樓的伙計,他們洗衣都要送到另一條街去,母女倆便接了洗衣的活計,每日玉嬈就在院子里洗衣服,云夫人則坐在鋪子里繡些繡品賣。
云夫人的手藝不錯,玉嬈的衣服洗得也很好,一日下來也能掙些錢,除去二人的吃穿用度,結(jié)余部分云夫人都好好存起來,留著還債。
“玉嬈,娘今天的繡品又全都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