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殺青,把劇本丟給剪輯師,等電影粗剪出來后再鄧風羽才打算自己上手去細調。
說實話,這部電影的剪輯難度并不高,沒有特效,拍攝也很順利,沒秀什么花里胡哨的鏡頭語言(主要是還沒有學到什么。)
很多剛剛進入電影圈的新手導演總想在電影里面夾帶私貨,不停的炫技,不同的秀鏡頭,各種想法往里面摻雜。
可拍電影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明明是把一個故事講明白。
可很多導演卻總想不明白這一點,還美其名曰:藝術,結果就是私貨過多,電影電影沒拍好,故事故事講得一塌糊涂。
很多學院派出身的新導演第一部作品都有這個毛病。
野路子出身的新導演反倒是比較少,因為他們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這么多年,清楚老板們需要的是賺錢,也明白機會來之不易,所以拍攝的時間就老老實實的去拍反倒是出了不少好作品。
這段時間不僅劉莉莉累的夠嗆,鄧風羽自己也累得夠嗆,需要解決,面對的事情非常的多,每天拍攝的時候還要考慮自己腦海中想表達的東西是否合適用于電影之中就讓他煩惱都要死。
所以電影一結束,連配樂他都專門找了一個配樂師去做。
雖然累歸累,可老話說得好,實踐出真知。
他需要在把這段時間他拍攝的第一部電影遇到的事,學到的知識做一個歸納和整理,等開學后回學校找教授解惑。
這也是教授給他的作業(yè)之一。
而且無論這部電影的結果如何,鄧風羽打算在學校里好好學習,不能再像他現(xiàn)在這樣,一個學期都在外面拍戲度過,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學業(yè)負責。
要知道這間大學可是私立大學,進來困難,畢業(yè)也困難!而且學費還不低!
要知道哪怕是奧觀海也是在畢業(yè)二十一年后才還清助學貸款。。。
而鄧風羽上的還是大學里面學費最高的藝術類專業(yè)。
雖然他有錢,但錢不是這么浪費的。
或許這部電影是真的沒什么難度,鄧風羽在家躺尸了不到三天,二十世紀??怂咕痛騺砹穗娫?。
“鄧,粗剪完成了,需要你過來檢查看看有沒有哪里需要修改?!?/p>
鄧風羽直接推開擋在身前的劉茜茜,從沙發(fā)上一躍而起,對著手機答復道:“ok,我馬上就到?!?/p>
掛斷電話后,他對還坐在沙發(fā)上看電影的可人說到:“茜茜,《公主日記》粗剪結束了,你要不要去看看?”說完也不等她答復,鄧風羽就著急忙慌的往二樓的臥室跑去。
劉茜茜有些戀戀不舍拿起遙控器對著電視機按了暫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