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回:“善!”
孔子滿意的點了點頭。
孟子看著天幕陷入了沉思。
他自認(rèn)為他這話應(yīng)該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當(dāng)然他也知道后世不少人對于儒家的看法,也了解了其中的原因,孔家做的那些事情他看了同樣覺得惡心。
【那么這是信仰崇拜嗎?】
【這本質(zhì)上其實是“知”和“行”的關(guān)系,華夏人從來不信那一套,華夏人的道既可以是天道,也可以是人道】
【可以是宇宙規(guī)律也可以是社會倫?!?/p>
【換句話來說,我們很多人哪怕嘴上不承認(rèn),但心里面也還是認(rèn)為,一定有一些東西比生命更重要】
【或是親情、愛情、友情,理想、尊嚴(yán)。。?!?/p>
【這便是屬于華夏人的道!】
“哦,我現(xiàn)在聽明白了,原來殉道說的是這么個意思,整的那么玄乎的我還以為是說啥呢。”
“說的不錯,如果是為了尊嚴(yán),毋寧死!”
“尊嚴(yán)?尊嚴(yán)值幾個錢,我這輩子別無他求,就希望家人平平安安,兒孫們可以一輩子健健康康的?!?/p>
“那有人要他們的命呢?”
“那還要說,先從俺的尸體上踏過去!”
“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
“此生但求一個念頭通達(dá),死得其所!”
“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
“吾寧奮劍而死,不愿銜壁而生!”
天幕下不少人也陷入了自我精神世界中,說出了自己對于道的理解。
原來這些他們在乎、堅守的事情也能被稱為道。
【朝聞道夕死可矣,更進(jìn)一步看,我們對那些掌控了資源的人要求往往更高,因為他們嘴里面在說,所以我們就要審視他們是否做到了】
【也可以說是我們期盼著權(quán)力和義務(wù)的對等】
【而這些人里面確實有不少人做到了知行合一,青史留名這四個字像是有魔力,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遺臭萬年】
【這種將個人烙印銘刻進(jìn)集體記憶的方式,讓華夏人能夠超脫個體生命的有限性,在更廣闊的時間維度尋找生命的意義】
【那么華夏人怕死嗎?】
【怕,當(dāng)然怕,可正是因為怕死,所以為某種價值犧牲生命才顯得格外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