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去當?shù)诙€趙方天呢?
可是,現(xiàn)實的理性考量,不是他頭腦里的浪漫暢想!
張清燭搖搖頭,為自己的書生意氣而稍稍嘆息幾下。
趙方天,是這個時代的答案!
既然大前輩老前輩都是這個態(tài)度,對于成仙執(zhí)念十分淡薄的他,自然是隨大流了……
以后,要是龍虎山回來了這片土地,龍虎山也一樣要盯住趙方天啊……
可真是讓人氣悶!
趙方天明明已經(jīng)死了!
死人還能有戲唱?
不免是有些氣餒……
可另一方面,他也不是很擔憂龍虎山會對趙方天不夠重視,相反,他的一個觀察,一個感觸,是龍虎山似乎有些過分在意了……
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并不將這一點表現(xiàn)出來,頗有些遮遮掩掩,這一點不是很大氣,可龍虎山似乎也不將這點不大氣看作很損龍虎山的威風……
過分在意是不是就不好呢?
以前他認為有些驚弓之鳥,當然不好,而現(xiàn)在,就眼前道人的述說,似乎有好處,可能讓龍虎山在一開始就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如果,趙方天這三個字,可以解決這個時代的成神問題,那龍虎山就不會比別人慢太多……
發(fā)正,現(xiàn)在最重要的御書房,似乎連那位趙公明都不能進去,那就說明,還沒開始呢……
只有那六個人可以在御書房進出自如?
他被眼前這強大之極的道人認為是代表帝陵觀的那一個,固然現(xiàn)在是錯的……
可是,有沒有可能呢?
自己如果一直停留在這個地方,是不是就可以順理成章進入帝陵觀呢?
反正帝陵觀不像龍虎山那樣,搞血脈傳承……
帝陵觀,應該是比較絕對的師徒傳承……
所謂的比較絕對,就是說,對血脈傳承是比較明面的排斥的……
還是可以感覺出來啊,盡管他對帝陵觀真的可以說一無所知,可對肖真常道人師徒的接觸,他可以感應到那個味道……
跟龍虎山味道很不一樣!
在龍虎山上,他并沒有所謂張姓道人是一家人的感覺……
可到了現(xiàn)在,身處鏡花園,遇到了帝陵觀的師倆,他嗅一嗅那個味道,就知道,那一個字的姓氏,在龍虎山上有著無形的絲線結成的網(wǎng)裹罩著……
剪不斷理還亂!
不是離愁,而是龍虎山的血脈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