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顧慮的不無道理。
京城不懼怕長公主府的也不是沒有,或許還有很多。
但大家族考慮小輩婚事都是權(quán)衡利弊,秉承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結(jié)親是為了兩大家族互相助力,誰也不愿意因?yàn)榻Y(jié)門親事還沒等得到助力,便招惹上長公主府那一家瘋子!
先不說長公主府那娘三是不是惡毒的,就且說永嘉郡主這股子難纏勁都是夠喝一壺了。
鄭氏又重重嘆了口氣。
其實(shí)她也不是沒想過干脆給小兒子取個小門小戶的媳婦,但自己小兒子無論長相還是才華,都是出類拔萃的,挑個小戶媳婦又覺得太委屈兒子了。
并不是鄭氏多看重門第,自古以來門當(dāng)戶對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不是一定要財力權(quán)勢相當(dāng),而是學(xué)識眼界心性匹配,總不能一個聊詩詞歌賦,一個小家子氣算計(jì)來算計(jì)去,那豈不是日子要過得雞飛狗跳?
況且最主要的是,小戶媳婦娘家沒一點(diǎn)勢力,永嘉報復(fù)起來更是會肆無忌憚,那不是害了人家姑娘嗎!
還有一點(diǎn),鄭氏都沒好意思說,她完全擺弄不動自家那小兒子。
那臭小子,才不聽什么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一套,人家要找的是心意相投的姑娘,可心意相投的姑娘是那么好遇的嗎?
這年代,多少個婚前都沒見過面,直接成婚后期也過一輩子的。
就像她和顧明海,也是在婚房掀開蓋頭那一刻,才見到面。
不過她也很幸運(yùn),顧家家風(fēng)好,她和顧明海雖說過了大半輩子沒有紅袖添香的膩膩歪歪,但也相敬如賓過得還不錯。
想起一事,鄭氏眉頭皺得更緊了:“淑妃舉辦的宮宴,我也收到了帖子,其實(shí)這場宮宴淑妃是有意要給七皇子選妃,但來送帖子的宮里太監(jiān)卻指名點(diǎn)姓邀我小兒也去,我覺得這里面一定有貓膩?!?/p>
鄭氏就差沒明說了,這里面也有永嘉的手筆。
在宮外還好說,永嘉再難纏,惹不起,他們還躲得起。
但到了宮里,永嘉要是使壞,顧明璋一個外男不懂那些后宅后宮的腌臜手段,怕是防不勝防。
鄭氏開始擔(dān)心起自家小兒子的清白了。
“欸!原以為養(yǎng)女兒比兒子操心,沒想到我家這個小渾蛋竟是比那姑娘家還讓我頭疼!”
宋今瑤正要說話,這時突聽樓下傳來一陣吵鬧聲。
這里是茶寮,此時說書的先生還沒上臺講書,按理說不應(yīng)該有這般大的喧嘩聲。
“秋菱,你去瞧瞧樓下是怎么回事?!彼谓瘳幏愿乐锪?。
秋菱性子最是愛看熱鬧,得了命令應(yīng)了聲,轉(zhuǎn)身便去了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