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串馬屁拍下來,直把皇帝哄得眉開眼笑。
秦瑞軒爽朗地笑了起來:“看看,這才是朕的好臣民!”
眾人連連點頭稱是。
“蘇參將,朕問你?!北菹略掍h一轉(zhuǎn),迅速就將述職一事給翻了篇:“你是地進行賞賜。
一箭雙雕,何樂而不為呢?
果然,蘇禹沉思片刻以后,對著大家一拱手,才越過眾臣,來到了皇帝面前。
他溫聲說道:“回陛下的話?!?/p>
“民以食為天,食以農(nóng)為本。正如陛下所說,臣家境貧寒,比不得在場其他前輩,但臣并不覺得羞愧,反而以此為榮?!?/p>
有個中年臣子忍不住開口諷刺道:“喲,臣本來以為蘇大人能得到陛下的賞識,最起碼也得是寒門世族,沒想到卻是真正的貧寒人家。”
他有意學著老臣的樣子,將蘇禹貶低一番,卻沒想到反而挨了皇帝一記眼刀,只好唯唯諾諾地低下頭去,不敢再多說什么。
秦瑞軒道:“你說得很好,繼續(xù)?!?/p>
蘇禹的手心出了點汗,他其實也很緊張,但是仍然挺直了腰桿,沒有在眾人面前露怯:“臣聽聞,先祖皇帝們每年春天,都要在先農(nóng)壇祭祀先農(nóng)諸神,以示對于炎黃帝王的尊敬?!?/p>
“而且先祖皇帝們還會親自指導種植御田,向世人展示‘農(nóng)’的重要性,以農(nóng)為本,才是立國之根本?!?/p>
他深吸了一口氣,見陛下沒有什么不悅的神情,便接著往下說道:“臣愚鈍,斗膽將以前的事情拿出來說與陛下聽?!?/p>
“臣幼時,父親尚在人世,便向官府買下了幾塊田地契,親手種植稻麥,以求秋日豐收,能夠解決家中溫飽?!?/p>
蘇禹是家中長子,對早逝的父親印象很深刻,眉眼間也柔和了幾分,似是正在回憶著以往的父子相處時光。
他說道:“植物與人不一樣,每年春播種、秋豐收,只要沒有天災人禍,你給予它多少照料,它就回饋你多少糧食?!?/p>
“所以即使臣幼時條件艱苦,也依舊能夠從耕地一事中獲得旁人難知的苦與樂。”
朝中眾臣大多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世家子弟,有些老臣活了大半輩子,簡直稱得上一句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如今聽著蘇禹講述關于地里的道理,居然還聽得有些入神起來。
秦瑞軒笑道:“那你說說看,這苦與樂,分別又是什么苦,什么樂?”
“是鋤地之時辛苦勞作,滿身酸痛的苦,還是豐收之時手握飽滿的粟粒,心中的成就之樂?”
蘇禹連忙點頭道:“陛下所言極是!”
他說道:“臣幼時不用像父母一樣,下地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所以從耕地里面得來的苦樂,就是臣自身不摻和任何利益的感情。”
“這其中之苦,就是時常要心系地里的稻草,春季擔心雨水太多,夏季擔心日頭太毒,終日勞累不已,一旦遇上天公不作美,便可能前功盡棄,顆粒無收?!?/p>
聽了這話,朝中眾臣們?nèi)滩蛔〖娂娮h論起來:“對啊,是這個理?!?/p>
“我以前怎么沒想到呢……”
秦瑞軒注意到了眾人的反應,心里對于這個大舅子更加滿意起來。他問道:“那樂呢?既然耕作對于你來說,是一件這么提心吊膽的事情,那又何來樂一說?”
蘇禹毫不猶豫地說道:“樂,當然就是豐收之樂了?!?/p>
他笑道:“事在人為,雖然在收獲之前會發(fā)生這么多不可預料之事,但臣也因此獲得了更加豁達的心境,不計較得失,不為任何過錯而頓足悔恨,這就是臣最大的樂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