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10!甚至成為你的下一首冠單!”
林恩接著問:“那《Thousand
Miles》呢?我想要的那種類似科幻電影中機器人聲的效果,你找到實現(xiàn)辦法了嗎?”
布魯諾立刻來了精神,語速加快:“找到了!核心設(shè)備是Vocoder(聲碼器)加Talk
Box(人聲效果器)的組合!”
他詳細解釋道:技術(shù)原理是使用Roland
SVC-350這類聲碼器,可以將人聲分解成多個頻段。
然后用合成器重新調(diào)制,就能得到那種冰冷的金屬機械聲。
再配合Electro-Harmonix“Golden
Throat”這類人聲效果器,人聲通過物理導(dǎo)管與電子樂器共振。
就能產(chǎn)生人機混合的獨特效果,Peter
Frampton在1976年的熱單《Show
Me
the
Way》就是經(jīng)典案例。
布魯諾播放了一段他制作的展示片段,效果很接近,但他也坦誠地提醒:
“不過,LINK,行業(yè)對這種‘全程假聲’、高度電子化處理人聲的接受度可能會有爭議。技術(shù)保守派和文化保守派大概率都會反對。他們認為這違背了人聲的自然美感。”
《Thousand
Miles》的原版就是這樣全程修音假聲,林恩知道現(xiàn)在拿出來一定會有巨大爭議,所以他打算弄兩個版本出來:一個參照原版,另一個是無修音版,讓效果說話。
馬庫斯聽了這段小樣倒是挺開心:“這簡直是給不會唱歌的人用的拐杖!我以后也能用這種技術(shù)做唱片么?”
他唱唱RAP饒舌還行,但是正經(jīng)唱歌跑調(diào)能跑到牙買加,這種技術(shù)對他來說簡直如同救星一般。
布魯諾眼神充滿熱情:
“當然可以,這種方式我完全支持!伯克利電子音樂實驗室1990年的實驗報告就指出:‘人聲電子化是未來第三大樂器’,僅次于合成器和采樣器!
德國Kraftwerk樂隊1981年的全電子人聲專輯《Computer
World》,在紐約的地下俱樂部至今仍被奉為經(jīng)典!”
喜歡紐約1990請大家收藏:()紐約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