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的。
就連一向和王重不太和睦的ABC傳媒,都在第二天的報紙里面,極盡贊美之詞的對《波西米亞狂想曲》進行了一番夸獎。
當然最后總結就是,華夏人在寫詞作曲方面很有天賦,但是演唱功力平平,如果這首歌是由純正的腐國人來唱的話,必將傳頌世界。
有很多王重的粉絲不理解,他們更加喜歡的《We
Will
Rock
You》在外網的反響,為什么就不如剛出來的一首新歌呢?
其實這點王重也不知道,但是歷史上,《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影響力,確實已經遠遠的超過了《We
Will
Rock
You》。
而在這個世界上,歷史的慣性并沒有改變。
也是在此時,除了科學界,除了因為發(fā)現了青蒿素而被改變了命運的黑洲大陸,
全世界的人,第一次認識了來自華夏的王重。
王重的留學生粉絲,也是不遺余力的連夜為王重設立了一個微紀錄片。
全篇完整的紀錄了王重在華夏高考的滿分歷程、五次發(fā)表《Nature》的成就,推開了二維世界緊鎖的大門,解決了肆虐黑洲大陸千年的瘧疾,同時發(fā)表了《Weller
man》《We
Will
Rock
You》《波西米亞狂想曲》這種傳唱度極高的音樂……
這個時候,在油管上聽歌的外國人才發(fā)現,王重身上的光環(huán)竟然這么多,甚至遠遠的超過了他們本國的一些天才或者偶像。
花旗和歐羅巴都是個人英雄主義氛圍很濃郁的國家,像王重這種傳奇人物,在不了解的時候就算了,
一旦了解到了,簡直就是上天派到人間的英雄。
于是,王重第一次體會到了,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火遍全網。
李曉晴很少主動給王重打電話,有事情拿不定主意,基本都是在通訊軟件上溝通。
但是這段時間,對王重的邀請一個接著一個,都是各種頒獎典禮和開幕式的邀請。
李曉晴知道王重比較注重科學家的身份,也沒敢做主答應,但是一些大型的活動,尤其是像花旗國格萊美、超級碗這種的邀請,李曉晴還是第一時間轉告了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