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比賽,是跆拳道社團對西洋拳社團。
跆拳道是如今新崛起的一門格斗術,來源于朝寒國,以腿法為主。因為招式帥氣,動作快速凌厲,被很多人喜歡。它的問題和傳武差不多,實戰(zhàn)強度不夠,也被譽為花架子,當然了,武術有成的高手那還是很能打的。
西洋拳有些像是如今拳擊的前身,算是很老一種徒手格斗術,在民國時期那可是傳武的老對手了。西洋拳以中遠程拳擊為主,有點拳劍的意味,其特點就是身法靈活速度快,一般來說,身高體壯,手臂長的人會很占優(yōu)勢。
西洋拳和傳武一樣,也是一種看起來即將被淘汰的拳術,不過西洋拳師被拳擊體系吸納了,如今正統(tǒng)的西洋拳手很少了。
首先上場的是跆拳道學校選手,一個長得很陽光帥氣的同學,他也是如今的社團副社長。他的對手是一個長相略差,但是體格更壯的同學,他是西洋拳社的社長,社團情況和武術社差不多。
剛一開打,西洋拳社選手就迅速逼近對手,看起來氣勢洶洶的樣子,一副要和對手打近戰(zhàn)的架勢。跆拳道是一門拳法較弱的格斗術,所以跆拳道社選手通過小步后撤的方式,在運用腿法對西洋拳社選手進行上下兩路的掃踢,將對方逼退。
但是西洋拳社選手很懂得心理戰(zhàn)的運用,他也不直接進攻,就是通過身位來逼迫你,并且在一個很‘曖昧’的位置對他的對手進行壓迫。這個位置,剛好是一腳之外,兩步之內的位置。這個位置只要對手稍微疏忽,就能迫近到一臂之內,到時候腿法就失去了優(yōu)勢。所以,對于跆拳道社的選手來說,要么你后退保持安全距離,要么你主動發(fā)動進攻,打倒對手。
跆拳道社的選手也知道光退是沒用的,所以他主動前跳了一步,然后用腿側擊。但是西洋拳社選手像是知道對手會進攻一樣,腳步很靈活的,輕輕一跳就避開了,然后等對方身形還沒有停穩(wěn),就跳了回去,一副要反擊的樣子。
跆拳道社的選手立刻一個后鞭腿對著西洋拳社選手的腦袋就踢了過去,但是西洋拳社選手一個小退后仰再次避過了對方的腿反擊。而這一次西洋拳社選手趁著對方背對自己還沒有站穩(wěn)的空檔,迅速出擊,一拳打在了跆拳道社選手的后腰,然后不給對方緩沖的機會,連續(xù)幾拳再次對著他的后腰位置擊打。跆拳道社的選手承受不住,直接趴倒在地,然后認輸。
學校學生們的比賽顯得乏善可陳,但是等到雙方的外援上場,所有人精神一震,因為如今大多數等的就是這些高手對戰(zhàn),連云雄都是如此。
跆拳道社上場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長相普通,身材偏矮,目光卻很深沉。
西洋拳社上場的是一個身材高大,也很強壯的男子,如果他不是有張東方面孔,還以為他是一個外國壯漢。
開打之后,西洋拳社的外援壯漢也學著之前的社團選手一般,對著跆拳道外援中年男子快速逼近。但是中年男子不退反進,一個沖勢大跨步對著壯漢的胸口直接蹬了過去。
他的速度很快,加上正好是壯漢想前逼近的空擋,使得他閃避已經不及,只能用雙手封擋。
中年男子的一記直蹬之后,立刻換腳側身直踹,動作快速且穩(wěn)定,顯示出了他強大的基本功。
這一次壯漢還是閃不掉,只能繼續(xù)用雙手封擋。雖然他成功擋住了中年男子的直踹,但是強大的力量還是讓他后退了一步。
之后兩人重新組織進攻,但大多數都是中年男子仗著腿長主動進攻,壯漢或閃或擋,一次有用的反擊都無法做到,看起來被動挨打,處于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