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一下,燈火熄滅,原來是里邊的燈燭已經(jīng)燃盡。
老嫗咳嗽著重新站上板凳,摘下燈籠,從袖中摸出一只鮮紅似血的嶄新燭火,若是細看,竟無燈芯,老嫗轉(zhuǎn)過身背對院子,從頭上拔下一根白發(fā),猛然插入燈燭中心,仿佛是以此作為燈芯材料,然后老嫗對著燭火輕輕呵了一口氣,燈燭瞬間點燃,放入燈籠之后,再度掛在廊柱上。
這盞燈籠,就這么微微搖晃,燈火閃耀在大宅之中。
若是晴朗的夜色,必然會惹來飛蛾撲火,就是不知這荒郊野嶺的雨夜之中,它的存在,意義何在。
年輕道士沒有睡意,陳平安小口小口喝著朱紅酒葫蘆里的烈酒,聽著張山說他之前幾次遭遇妖魔的驚險經(jīng)歷,陳平安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年輕道士下意識望向窗口桃木劍,鈴鐺安靜,并無異樣。
很快房門那邊傳來敲門聲,原來是那兩位讀書人聯(lián)袂拜訪,陳平安手提酒葫蘆,過去打開門,門外大雨聲勢依舊嚇人,而且歪風(fēng)斜雨,以至于廊道地面都沒有一處干燥地方,姓楚的修長書生手持雨傘,一手拎著酒壺,面帶微笑,姓劉的讀書人雙手湊在嘴邊,呵氣取暖,笑道:“楚兄這趟出門,帶了幾壺好酒,如今還剩一壺,說出來不怕你們笑話,我今夜是不敢入寐了,就想著能不能借著酒勁,回去后來個倒頭就睡,楚兄就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若是兩位愿意小酌幾口,咱們共飲一番?事先說好,我的酒量是最少半斤才倒,所以你們只能稍稍喝一些,見諒見諒?!?/p>
陳平安提起手中朱紅色酒葫蘆,笑道:“我自己帶了酒,你們可以三人分一壺?!?/p>
當(dāng)時給陳平安以及年輕道人撐傘的劉姓讀書人,大步走入屋子,爽朗大笑,“如此甚好,如此甚好?!?/p>
楚姓讀書人笑著尾隨其后,將雨傘放在墻腳根,四人圍坐火盆,煨酒片刻,劉姓書生一拍腦袋,“酒杯忘拿了?!?/p>
然后他苦笑著望向同伴,“楚兄,我是不敢去拿了?!?/p>
楚姓書生笑著起身,無奈道:“若是世間真有鬼神,豈不是不用怕死了?是好事才對。再說了,讀書人腹中自有浩然正氣,想必鬼神也要敬畏幾分,你怕什么?!?/p>
人一多,坐在椅子上的劉姓書生就有了生氣,玩笑道:“我連小小舉人都考不中,說明肚子里的浩然正氣沒有多少斤兩,當(dāng)然害怕,楚兄卻是進士之材,遠勝于我,當(dāng)然可以不用害怕?!?/p>
楚姓書生笑著搖頭,大步離去,他的身影很快就出現(xiàn)在對面廂房,然后推門關(guān)門,快步走回,拿來了四只酒杯,酒杯內(nèi)壁,繪有兩只雄赳赳氣昂昂的五彩公雞,道士張山接過一只酒杯,試探性問道:“楚兄,劉兄,這該不會是彩衣國獨有的斗雞杯吧?”
劉姓書生眼睛一亮,“道長也聽說過我們彩衣國的斗雞杯?”
桌上燈火不夠明亮,年輕道人便雙指捻住酒杯,將其傾斜,借著火盆炭火的光亮,仔細觀察著兩只五彩公雞,感慨道:“大名鼎鼎,大名鼎鼎啊,自然早有耳聞,小道來自北邊的俱蘆洲,行走江湖的時候,曾經(jīng)見過兩位武林豪客為此一擲千金,借斗雞來dubo,很神奇,聽說只要酒杯倒入大半酒水,再往杯壁注入一縷靈氣,兩只公雞就會自行相斗,不死不休,而且哪怕是中五境神仙里頭的十境圣人們,都未必看得準(zhǔn)勝負走向,所以斗雞杯只要出了你們寶瓶洲,價格就是百倍千倍往上暴漲,南澗國的那座渡口,彩衣國的斗雞杯,正是登船的重要貨物之一?!?/p>
劉姓書生臉色頗有自得,點頭笑道:“什么靈氣不靈氣的,我可不清楚,只知道咱們彩衣國的江湖宗師,喜歡以此取樂,往杯中倒入酒水之后,反正他們只要雙指一捏,就能夠讓斗雞杯活過來,然后爭斗不休,直到分出勝負。至于為何如此玄妙,我曾經(jīng)在各地縣志上,看到過一些記載,說是燒制斗雞杯的五彩土,是天底下獨一份的有趣之物,而且相傳此土一旦離開彩衣國境內(nèi),很短時間就會變了氣味,與尋常土質(zhì)再無差別,所以才使得斗雞杯成了咱們的獨有瓷器?!?/p>
道士張山嘖嘖稱奇,心想誰若是能夠壟斷斗雞杯的瓷土,豈不是日收斗金,一夜暴富?
陳平安相信這個說法,因為對于土壤屬性,陳平安由于燒瓷的緣故,接觸頗深,龍泉窯工祖祖輩輩都是窯工,燒瓷就需要跟土打交道,所以陳平安聽說過不少神神道道的說法,比如姚老頭曾經(jīng)講過,泥土離了地,最后是塑成泥菩薩,吃香火;還是燒造成瓷器,送進了皇帝家里;或是成了老百姓家里的破瓶爛罐,難逃火烤水浸,都是有其根腳的,各有各命,與人相似。
劉姓書生喝過了三兩酒,滿臉通紅,正好微醺,是精神狀態(tài)最好的時刻,微微搖頭,笑問道:“道長背負桃木劍,一看就是神仙中人,能否讓這斗雞杯‘活’過來?若是可以,咱們不妨賭一賭,找點樂子,小賭怡情,咱們賭點什么?”
這位讀書人臉上煥發(fā)出一股異樣神采,顯而易見,喝沒喝酒,完全就是兩個人,而且多少還有點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