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掌教信物和十四境道法給陳平安,借劍盒給龍象劍宗,不計成本畫出那三山符,與齊廷濟買賣洗劍符,還要贈送奔月符……這次遠游,敢情到最后是他一個不是劍修的外人,最忙碌?
陳平安朝仙簪城遞出第一拳。
仙簪城隨之一晃,方圓千里大地震動,地面上撕扯出了無數(shù)條溝壑,山脈震顫,河流改道,異象橫生。
身高八千丈的道人法相,橫向挪步,第二拳砸在高城之上,城內(nèi)許多原本仙氣縹緲的仙家府邸,一棵棵參天古樹,枝葉簌簌而落,城內(nèi)一條從高處直瀉而下的雪白瀑布,好似瞬間冰凍起來,如一根冰錐子掛在屋檐下,然后等到第三拳落在仙簪城上,瀑布又砰然炸開,大雪紛飛一般。
陸沉側(cè)頭瞇起一眼,有點不忍直視。
按照避暑行宮的檔案,這座仙簪城的大道根本,是天地間第一位修道之士的道簪煉化而成。
只是這位那場遠古戰(zhàn)役的開路者之一,不幸隕落在登天途中,道法崩碎,消散天地間,唯有一枚別在發(fā)髻間的白玉法簪,得以保存完整,只是遺落人間大地之上,不知所蹤,最終被后世蠻荒天下一位福緣深厚的女修,無意間撿取,算是獲得了這份大道傳承,而她就是仙簪城的開山老祖師。女修在躋身上五境之后,就開始著手建造仙簪城,同時開宗立派,開枝散葉,最終在先后四任城主大修士手中,勵精圖治,生財有道,仙簪城越建越高。
仙簪城現(xiàn)任城主,是一位飛升境大修士,道號玄圃,精通鍛造、陣法和煉丹三條大道,好友遍天下。
還擁有一位仙人境修為的副城主,道號銀鹿,是現(xiàn)任城主的嫡傳弟子,精研房中術(shù),曾經(jīng)預(yù)先與蠻荒軍帳買下了一座雨龍宗的女修,可惜被王座大妖切韻捷足先登,剝盡美人臉皮。不然如今仙簪城內(nèi),恐怕就要多出數(shù)百位雨龍宗女修。
仙簪城的記名弟子,若是修道百年,始終未能躋身地仙,就會被驅(qū)逐出境,從仙簪城祖師堂的山水譜牒除名,此后何去何從,是死是活,各憑本事。地仙弟子,如果在五百年之內(nèi),修士未能躋身上五境,仙簪城不趕人,按照祖例,不養(yǎng)廢物,空耗靈氣,一到期限,直接就地打殺,一身道行、山水氣運,妖丹,皮囊,悉數(shù)歸還仙簪城。
故而仙簪城的嫡傳弟子,一向數(shù)量不多,不過祖師堂香火,卻也不算飄搖不定,因為蠻荒天下的玉璞境和地仙修士,來此擔(dān)任供奉、客卿的,多如過江之鯽,只要錢夠,就可以一直留在城內(nèi)修道,仙簪城宛若一座后天打造的洞天,靈氣盎然,濃稠似水,極其適宜修行。
此外,仙簪城精心栽培的女官,拿來與山下王朝、山上宗門聯(lián)姻,水精簪桃花妝,五彩法袍水月履,更是蠻荒天下出了名的美人尤物,風(fēng)情萬種。
陸沉當然清楚為何陳平安,會專程走一趟仙簪城。
如果只是仙簪城一直吹噓自己,是什么天下第一高城,或是與那頭新晉王座大妖的官巷,是什么姻親關(guān)系,以陳平安的性格,肯定都不至于跟仙簪城如此較勁。
因為仙簪城鍛造的兵器,金翠城煉制的法袍,酒泉宗的仙家酒釀,都在蠻荒十絕之列。
劍氣長城被蠻荒攻破,譜牒修士一人未出的仙簪城,卻被譽為能夠占據(jù)一成功勞。
仙簪城不斷花錢,將城池拔高,當然是因為更能掙錢。任何一位仙簪城嫡傳修士,在被驅(qū)逐出城或打殺城內(nèi)之前,都是當之無愧的鑄造大家,精通兵器鑄造、法寶煉化,因為城內(nèi)擁有一座上等福地,是一顆破碎墜地的遠古星辰,使得仙簪城坐擁一座資源富饒的天然武庫,可以源源不斷鑄造出山上兵甲、器械,每隔三十年,蠻荒天下的各大王朝,都會派遣使節(jié)來此購置兵器,價高者得。仙簪城修士會送往,又是一筆不小的神仙錢進賬,之前大舉攻伐劍氣長城和浩然天下,仙簪城更是召集了一大撥鑄造師,為各大軍帳輸送了不計其數(shù)的兵甲器械。
仙人境大妖銀鹿來到頂樓,與城主師尊站在一起,心聲道:“不像是個好說話的善茬?!?/p>
玄圃臉色陰沉,點頭道:“注定無法善了?!?/p>
銀鹿問道:“師尊,還能扛住那個瘋子幾拳?”
仙簪城啟動大陣后,每次扛下對方一拳,就需要耗費大量的神仙錢。自家仙簪城家底是厚,可神仙錢再堆積成山,底蘊再深不見底,終歸是被人一拳下去,那筆神仙錢的損耗,就要肉疼,如果說神仙錢轉(zhuǎn)換為天地靈氣,被禁錮在城內(nèi),還算肥水不流外人田,可是仙簪城內(nèi)總計三十六件大陣中樞仙兵、半仙兵和鎮(zhèn)山之寶的損耗,就是個天文數(shù)字的修繕成本了。
老飛升境修士撫須心聲道:“哪里是什么拳法,分明是道法。止境武夫就算躋身了神到一層,拳頭再硬,還能硬得過那位搬山老祖的傾力一棍?說來說去,想要攻破陣法,就只能是一手道法、一記飛劍的事情。目前看來,問題不大,當年朱厭十二棍砸城,后邊十棍,還需要棍棍敲在同一處,眼前這個這家伙,多半是力所未逮,來此造次,只為揚名天下,根本不奢望破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