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那張保養(yǎng)得宜、帶著金絲眼鏡的臉從寬大的顯示器后面抬起來,露出驚訝和不解:
“老趙,你是不是搞錯了
這個核心思路是我在硅谷時就提出的概念框架,你只是做了后續(xù)的工程實現(xiàn)和優(yōu)化嘛。
專利署名,當然是體現(xiàn)核心貢獻者。
你的名字,在后面的貢獻者列表里不是有體現(xiàn)嗎”
他語氣溫和,甚至帶著點“你怎么這么不懂事”的責備。
演,真尼瑪會演,特么是你是在丑國進修過《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嗎
趙志遠只覺得一股熱血直沖頭頂,眼前發(fā)黑。
貢獻者列表
那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在未來的專利收益分配、在技術榮譽的歸屬上,他趙志遠,這個在實驗室埋頭苦干了十六年、頭發(fā)熬白了一半的核心骨干,和那些只參與了一兩次測試的實習生沒什么本質區(qū)別。
他去找了李維的上司,2012實驗室無線技術研究部的部長孫啟明。
孫啟明是李維的“伯樂”,當初力排眾議將這個在北美某二流研究機構鍍過金的“海龜”挖來,直接給了對方研究中心經理的位置,負責最重要的基帶芯片預研方向。
孫啟明打著哈哈,語重心長:
“老趙啊,眼光要放長遠。
李總監(jiān)帶來的是國際視野,是能讓我們研究部和國際接軌的新思路。
你們這些老人,要懂得配合,要支持新領導的工作嘛。
至于署名順序,實驗室內部有評議機制,要以大局為重。
個人那點得失,不要斤斤計較。”
大局趙志遠只覺得徹骨的寒意從腳底升起。
他十六年的“大局”,就是被這樣輕飄飄地踩在腳下
大局就是別人的大局是吧
這么多年的老油條了,他當然知道如果有人對他說“大局為重”的時候,那她自己必然就不在“大局”里。
他又去找了實驗室負責員工關系的副總裁陳明哲。
郵件石沉大海,電話永遠在忙線中。
好不容易約到一次面談,陳明哲坐在寬大的真皮沙發(fā)里,端著秘書剛泡好的龍井,慢條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