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來說,接了這一狀,緝蠱司要馬上出隊(duì)去此處查看,但司里其他人都沒人愿意接。
長安之中百戶為里、五里為鄉(xiāng),在邑居者為坊,在田野間則為村,這一處村落依山傍水,冬日間是貨郎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偏遠(yuǎn)的厲害,一來一回起碼五日起,這種偏遠(yuǎn)地方的活兒,基本都是一些佃戶,這種下等賤民沒有多少銀錢油水可撈,功績也就小小一筆,而且眼下臨近新歲,誰都想在府里陪陪孩子,所以這活兒推來推去,就推到了柳煙黛身上。
柳煙黛比之這群老油條來,還多了幾分熾勇赤城,同僚惦記功績,惦記旁人給的孝敬,但柳煙黛是真惦記這一戶人家,所以她不曾隨意點(diǎn)個小旗去跑一趟,而是親自帶著兩位小旗,二十個緝蠱力士去了一趟。
二十個緝蠱力士是純出體力活的人,他們手里也沒有蠱,只是會些拳腳,兩位緝蠱小旗手里倒是各有一個,只是都是緝蠱司里派發(fā)的“探查蠱”,是一種能探查到四周有蠱的一種小蟲子,也沒什么攻擊性。
真要提能用上蠱做點(diǎn)事兒的,只有柳煙黛一個。
這一波人從長安連夜出發(fā),直奔這一處村莊而去。
這村子名曰“玉蘭村”,名字好聽,但地方實(shí)在是偏僻,在深山老林中,一群人跟著村正爬山過水。
柳煙黛前腳剛出長安,后腳這消息就送到了宮里去。
興元帝當(dāng)時正在宮里、太極殿中看奏折。
大陳事兒不少,比如國庫空虛,戶部沒錢,比如某地又遭了天災(zāi),糧食稅上不來就算了,戶部還得出錢,可戶部沒錢。
沒錢這件事兒,就算是皇帝老子也沒辦法。
有人謀反還能抄家滅門,手里沒錢是怎么都變不出來的,就是沒錢??!
興元帝盯著手里的奏折看了許久,正琢磨著要不要開跟四周的鄰國貿(mào)易,廣開商路掙點(diǎn)錢時,金鑾殿外有太監(jiān)行進(jìn)來,在他耳邊稟了柳煙黛外出去辦任務(wù)的事。
興元帝面色微冷。
柳煙黛進(jìn)緝蠱司之前,便說過,不允許興元帝去干涉她在司里的事情,興元帝也不敢去違背她的意思,所以真的不曾安排什么人手去干涉她的行動,只是暗暗盯著些。
以前柳煙黛接活兒,接的都是長安里面各個坊市的,沒有出城門,就算是再忙,當(dāng)夜也能回坊中歇息,但是放到城外可就不同了。
長安城外,雖然比不得南疆那樣處處險(xiǎn)峻多蟲,但是偏遠(yuǎn)地方也是杳無人煙的,一想到柳煙黛要跟著一群男人在外面度過幾日,興元帝就覺得心口發(fā)緊,恨得牙齒發(fā)癢。
這怎么行?
這怎么行?
這怎么行??!
興元帝躊躇許久,沒敢直接開口叫人回來,而是站起身來道:“收拾收拾,朕也過去一趟?!?/p>
想了想,興元帝又補(bǔ)了一句:“明處少帶幾個人?!?/p>
他要是帶了很多人,柳煙黛瞧見又要生氣,覺得他大張旗鼓的過來,耽誤她辦公,又怕旁人見了他,就覺得她是借了他的勢。
若是旁人,巴不得借著他的東風(fēng)扶搖直上,最后一年上千戶,兩年干上緝蠱司指揮使,但柳煙黛她底線太高,不愿意用這種“走后門”的方式上去,興元帝只能退讓一些,用她的方式來出現(xiàn)。
他愛她的天真堅(jiān)韌純善,就得接受她的底線。
所以興元帝臨時處理了朝政后,偷偷去找了柳煙黛。
他們的目標(biāo)都是一處,長安一處偏遠(yuǎn)大山附近中的一戶村子,玉蘭村。
——
玉蘭村里有六十戶人家,一家六七口人,村子里的人大多數(shù)都姓劉,算下來大概三百六十多口,村子里就這么多人,自然是個個兒都互相熟識,彼此間有什么消息各家也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