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騰蛟在時,為了對抗左良玉和清軍,那是到處招兵買馬,拜將授印,也不顧這些人是否忠義可信,反正先招過來再說,反以管他原是順軍還是左軍又或山賊水寇。
后來朱大典過去接任,在何騰蛟留下的這基礎上,整編出五忠,有過之無不及。
所以后來敗的很慘,之后就是鎮(zhèn)壓內亂,叛亂潰散下湖南的亂兵,把整個湖南都洗劫了一遍,
甚至引發(fā)許多土司也跟著作亂。
到現(xiàn)在雖然平定了,但并沒有就真正安穩(wěn)了。
特別是湖廣的這些兵馬中,
真正可信的其實沒多少,
整編來整編去,諸如順營基本上沒怎么動過,加之從關中和漢中等地撤下來的賀珍孫守法,興安本地興起的豪強姚科等人馬,越發(fā)讓情況復雜。
兵馬數(shù)量多,戰(zhàn)斗力又不強,而且還有點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味道,加之,這些軍隊的軍紀普遍不怎么好。
這就導致湖廣地區(qū)一直供應這些兵馬都還不足,還得給他們補貼,然后這些兵卻還不怎么聽朝廷的調動,朱以海如何能夠一直坐視?
這次動手,也算是打算一次解決。
湖廣分省,御營擴編,督撫標兵和省營兵,以及這幾忠人馬,將分別整編為屯鎮(zhèn)和團練,既要減少軍費開支,同時也是增加對湖廣的控制等。
“湖廣仗還是要打的,但也不能急,主要兩個方向用兵,一個是討伐江北的韃子,這些韃子屯駐大城,打起來得小心謹慎,也盡量不要硬碰硬,應當先外圍掃蕩,最后再封鎖圍困。
另一個用兵方向是西邊的土司?!?/p>
大明承平之時,湖廣西面的土司就有許多沒有印的土司,反正就是事實土司,沒得到朝廷的敕封,卻也有地盤有兵馬等。再加上幾十個有印土司,土司數(shù)量很多。
之前湖廣亂,這些土司可就沒幾個安份的。
在土司周邊原來設衛(wèi)所的那些地方恢復屯鎮(zhèn),甚至把先前掃平的一些有印無印土司,在他們的地盤上要建立新的屯鎮(zhèn),移民落戶,駐守屯耕。
加強對土司威懾,進一步擠壓他們的空間。
順便也安置下順營等,讓五忠就盯著這些土司。
由原來朝廷經(jīng)制的鎮(zhèn)營兵馬,變成這種屯鎮(zhèn),光是節(jié)省的軍餉就是很大一筆。
要不然現(xiàn)在這幾路人馬加起來十來萬人馬,真按正規(guī)軍給餉置裝備,朱以海得破產(chǎn)。
區(qū)別對待的話,又容易生亂。
倒不如就地安置,改為建設兵團。
安置起來也成本較低,設屯鎮(zhèn),屯兵和其家眷直接就授田,雖然這是只有承包耕種權,不是所有權,以后死了或退出屯丁后,土地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