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小二,給我再來碗索餅!”
衛(wèi)一出身其實不是特別差,年幼時家中也有十幾畝薄田,就算是比上不足,但比起需要當?shù)柁r的鄉(xiāng)親們卻綽綽有余。
豈料這天災說來就來,一場暴雨將家里頭的薄田盡數(shù)淹沒,不僅收成沒了,連土地都為了換糧食抵給了富戶。
但爹娘恩愛,養(yǎng)的孩子委實太多了些。往日里靠著爹娘兄長們辛勤耕作,倒也勉強能糊住這十多張口。
災年卻根本沒地兒賺銀錢賣糧食。
最后兄長們都插草自賣,或者嫁到稍微富裕些的人家當贅婿,好換得一筆全家上下活命的錢。
衛(wèi)一便成了家中最大的一個。
兩個月過后,他也插草自賣了。
有位路過的管家見他面容淳樸方正,不知怎地在牙人那兒相中他,買下打理一番后,他便被送到了城外莊子,跟一群同樣樣貌平平的漢子在一起學習如何探聽消息,怎么裝作行腳貨郎,或者裝作尋親的農人
總之都是些探子的活。
這點還是跟他住一個通鋪的大哥半夜嘟囔,他才恍然意識到的。
盡管衛(wèi)一不算頂頂聰明的那批,但他嘴很嚴,骨頭也很硬。再加上這張臉尋常人粗粗看一眼,別說記住,連印象都沒有。莊子管事曾夸他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果然他被挑剔的主子選上,帶進了王府。
至于他為什么叫衛(wèi)一?
因為前頭那些叫衛(wèi)一的都死了,他本來排十三,叫衛(wèi)十三。
前面沒人了,主子就讓他接過了衛(wèi)一的名字。
衛(wèi)一早就聽聞云州繁華熱鬧,但他不以為然,因為爹祖籍就是云州的,當年就是那地兒太窮,所以才千里迢迢借著投親名義逃來了洛陽附近,在城外扎了根。
所以云州窮困偏遠的想法,早在他心里頭扎了根。
但等衛(wèi)一騎著馬遠遠瞅見那高大巍峨的云州城墻,甚至城墻上還不時出現(xiàn)披甲胄的巡邏兵卒時,他甚至懷疑自己連日奔波,困倦疲憊到雙眼出現(xiàn)幻覺了。
來到近前后,看著高高懸在城門口上碩大的云州二字。
衛(wèi)一還是有些不敢置信。
“老丈,此地就是云州城嗎?這城樓怎會如此之高?”他牽著馬躊躇不前,最后抓住了個挑著兩籮筐蔬果進城的老人家打聽。
老人家顯然不是頭回遇到這種因高聳厚實城墻,而面露震驚的人,好心解釋道。
“是頭回來云州吧?自從云王殿下來了咱們這兒,稅賦減了,咱們日子好過了。云王是好人啊,你剛剛走的南夷道和城墻都是他自掏腰包建的,現(xiàn)在他還住在郡守府那半新不舊的后院里呢!”
他說著,拍著前頭那籮筐,“這筐菜我要送去郡守府,給殿下嘗嘗鮮。這是頭茬的春韭,鮮嫩爽脆,好吃得很!后面的那筐趁著這兩日集市賣咯!”
衛(wèi)一掃了兩籮筐春韭一眼。
顯然前頭那筐,更新鮮脆嫩,葉子也更綠。
沒走錯地,衛(wèi)一交了通關文書,順利地進了云州城。
看著黔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甚至大大方方地走在街道上,見到車馬轎子也不畏縮地迅速躲開。
一時間心情復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