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珩道:“許大人,我想著,是否可以召長于刑名律注的大家,制定一部漢律之下的《治安條例》,以為試行治安細則,比如對違警之事,罰以貲徭,貲金之刑,如罰以梳理街道溝渠,罰金……”
陳漢律,效仿大明律,以《名例》為首,余下以六部分篇,共三十卷六百零一條。
至于行政法規(guī),則是大漢會典。
“這時代就沒有以法治國的理念,因人成事,律法不彰,法網(wǎng)并不完備,更遑論良法善治?”賈珩思忖道。
許廬聞言,眼前一亮,說道:“可以一試,如果典制成型,可推行全國,補充納入大漢會典中?!?/p>
而后二人又是商議了下,雙方如何公務對接,如何協(xié)同行事。
“現(xiàn)在當務之急,還是東城之患,你們兩個下去商議著辦,朕也不催你們,但年底前,東城當有一番新氣象!”崇平帝面色淡淡,沉聲說道。
“臣等遵旨?!辟Z珩和許廬齊齊拱手說道。
就在這時,戴權說道:“圣上,內(nèi)閣的旨意已經(jīng)擬好,一正二副,六科都給事中已署印,奴才是否著人去宣旨?”
所謂旨意,即是以許、于、賈三人為主審,會同審理范儀一案,以及與五城兵馬司的詔旨,因為毆殘國家應考舉子一事,太過駭人聽聞,以詔旨下命嚴查,更顯重視之意。
因是給三人之旨,就錄有三份。
“讓兩位愛卿帶回去,辦案之時請用。”崇平帝沉吟了下說道。
賈珩和許廬都是應了一聲,領著圣旨,離了大明宮。
待二人離去,崇平帝沉吟片刻,臉色倏地陰沉,道:“讓人喚錦衣百戶曲朗入宮覲見?!?/p>
顯然還是惦念著方才賈珩所言。
錦衣府中都有暗通款曲者……
這句話在崇平帝心頭盤旋著,仿若揮之不去的陰影。
……
……
賈珩和許廬二人在內(nèi)監(jiān)的相送之下,出了宮門,賈珩率先打破沉默,說道:“許大人,等晚些,晚生入府拜訪。”
許廬擺了擺手,淡淡道:“賈大人如今為國家武勛,若有公事,去府衙說就是了,若有私事,本官這里沒有私事?!?/p>
賈珩一怔,拱手道:“許大人高風亮節(jié),晚生佩服?!?/p>
許廬沉吟了下,說道:“對了,賈珍一案,已經(jīng)擬定,賴升按律判斬立決,賈珍充軍嶺南,你為當事人,按說應去聆聽讀鞠,只是念最近公務繁忙,明日將有詞訟文書遞送至府上。”
賈珩聞言,面色微頓,說道:“多謝許大人,等下,晚生要去五城兵馬司宣旨?!?/p>
“去吧?!痹S廬擺了擺手,上了一輛馬車,徑直往京兆衙門而去。
目送許廬登上馬車離去,賈珩半晌沉默不語。
不得不說,這位許大人,頗有風骨,哪怕因前事,二人早已相識,可其人仍是一副公事公辦模樣。
“先回府一趟,然后,先去接管了五城兵馬司?!辟Z珩思量著,也打算向著寧國府而去,先前,范儀與表兄董遷已經(jīng)被蔡權的人,領著出了宮城。
這般想著,就是從一旁內(nèi)監(jiān)手中接過食盒。
食盒中自是裝著宋皇后的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