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百姓全憑自愿,對官府的信譽心懷疑慮,因此來的民夫一開始倒不怎么多,后來官府真的給百姓發(fā)糧食到家,雖然不多,但在青黃不接的時候,無疑是救命口糧,一家都得飽食。
再加上開封府為省城,從上到下重視程度較高,后來人人踴躍爭先,開封府的河堤就是在這種奮勇爭先的大環(huán)境下迅速修繕加固好。
其實,在官府層面其實都有一些不理解,白花花的大米發(fā)給窮人……
河南總督衙門的解釋是以工代賑,以米糧募集百姓興修水利。
不過,隨著農(nóng)忙時節(jié)到來,青黃不接、家中口糧難以為繼的時候也漸漸過去了,夏季農(nóng)忙不管減產(chǎn)如何,總算是自家的田地,農(nóng)活也沒有那般繁重,那么河役就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選項。
在時間倉促的前提下,人手就多顯不足。
賈珩沒有說如何動員,但歸德府知府也沒有問,還能如何?
就是以宗族、鄉(xiāng)賢以保甲為單位向下攤派徭役,所不同的是不讓你白干,而是給你一定米糧貼補,這時候還不上堤,就是不識朝廷大義的刁民。
馮廉看著對面的少年,聽著少年之言,心頭微動,隱隱有些古怪。
原本以為在河南對士紳進行打擊,行酷吏之實,對官員嚴肅整飭,弄得管不聊生,而對百姓賑濟寬緩,這一副官場異類的模樣。
如今看來,只是有良心,但的確不是異類。
想想也是,如果真是愣頭青,也不會以寧國遠支取得如今的權(quán)勢地位。
誰也不能忽視的是,賈珩以年未及弱冠之身成為朝堂重臣,肯定是有著兩把刷子。
凡所行事,必有憑仗。
翰林侍講學士徐開看著這一幕,面色思索。
眾人說著,進入一座搭建好的木棚,開始布置相關(guān)的河務。
“河東河道過蕭縣后,應由南河總督衙門進行檢視,徐翰林,即刻給南河總督衙門行文,催促其至徐州,共商河汛會議?!辟Z珩落座下來,吩咐道。
在河段防務上,河東屬于副河,而南河河臺那邊兒卻屬于總河,兩邊要協(xié)調(diào)河汛事務。
徐開拱手道:“下官領(lǐng)命?!?/p>
說著,就在棚中接過書吏遞送來的紙筆,開始向南河總督衙門書寫行文。
賈珩看向奮武營都督戚建輝以及龐師立等人,問道:“目前京營在河堤上有多少人?”
戚建輝抱拳道:“回稟大人,京營四萬步卒,兩萬騎軍,河南新建的河南都司一萬五千府衛(wèi)俱在此處?!?/p>
賈珩問道:“將校士氣如何?”
“步卒多未打仗,對修河之事倒并無異議,只是離京月余,思鄉(xiāng)情切?!逼萁ㄝx敘道。
賈珩想了想,道:“稍后,召開千戶以上軍卒,本官要訓話?!?/p>
軍卒士氣,這段時間也需要格外關(guān)注,冒著雨也要修河堤,時間一長就容易有怨氣,這段時間,他也要住在河堤上了。
上下同欲,同甘共苦,始終都是最能化解底層怨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