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君臣互相猜忌,以后反目成仇也只是時間問題。
崇平帝朗聲說道:“子鈺這幾天,也收拾收拾去著江南,北靜王水溶和兩江總督高仲平上疏催了多次,江南和東南沿海,迫切緊要不在西北邊事之下。”
賈珩拱手道:“微臣遵旨。”
說著,徐徐退回朝班。
魏王陳然看向那如青松昂然而立的蟒服少年,心頭微微嘆了一口氣。
如果是他,定然全力信任著子鈺,父皇其實(shí)心底深處還是猜忌著子鈺的。
崇平帝沉吟說道:“領(lǐng)兵主帥已敲定,諸卿議一議何時出兵,出兵幾何,糧草輜重從何轉(zhuǎn)運(yùn)?”
賈珩這時候面色默然,此刻他不是主事人,就應(yīng)該保持沉默。
南安郡王道:“圣上,西寧軍情急如星火,微臣以為當(dāng)揀選京營鐵騎迅速出兵,如果勇營為京營驍銳,微臣調(diào)集此營兵馬,由柳芳統(tǒng)領(lǐng),可為前鋒?!?/p>
賈珩聞言,心頭冷笑,這個南安郡王心里藏著壞水,如果調(diào)撥了他的果勇營,勢必要用為炮灰,然后可以隨意炮制他手下的軍將。
不過此事不需他去爭執(zhí)、維護(hù)。
柳芳此刻面頰潮紅,抱拳說道:“圣上,微臣愿為大軍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p>
崇平帝不置可否,而是看向李瓚,問道:“李卿,施卿,怎么看?”
李瓚皺了皺眉,說道:“微臣以為,京營上次調(diào)撥果勇營以及奮武營剛歷大戰(zhàn),正是將疲兵乏之時,還需休整,如調(diào)集兵馬,可調(diào)集上次在京城留守的兵馬,也算是輪換征戰(zhàn)之意?!?/p>
兵部侍郎施杰拱手道:“圣上,微臣以為也是此理,上次女真數(shù)路入寇,神京城中留守兵馬皆為京中精銳,這次西征,也能成全彼等將校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拳拳之心?!?/p>
崇平帝沉吟片刻,說道:“兩位愛卿說的在理,京營不是一路兵馬,而上次出征北疆的兵馬,這次也要休整?!?/p>
南安郡王聞言,心頭雖然失望,但也不好多說其他。
好在京營二十余萬兵馬,還有其他兵馬可以調(diào)撥。
“此次發(fā)兵多少為宜?”崇平帝緊接著問道。
“圣上,微臣此次掃平青海蒙古,平定西域,至少需十萬兵馬,同時那紅夷大炮也應(yīng)該拉上。”南安郡王高聲道。
不等其他臣子出言,崇平帝已開口說道:“這次主要是遏制青海蒙古,收復(fù)西域要與和碩特蒙古,準(zhǔn)格爾全面開戰(zhàn),我大漢如今正值內(nèi)修兵政之時,不宜即開國戰(zhàn)?!?/p>
南安郡王聞言,拱手相請說道:“是臣考慮欠妥?!?/p>
李瓚道:“圣上,既是統(tǒng)合寧夏,甘肅、西寧等地兵馬,朝廷兵馬也不宜派的過多,否則輜重軍需也供應(yīng)不及,微臣以為五六萬足以濟(jì)事?!?/p>
“五六萬?!背缙降鬯剂苛讼?,頷首道:“五六萬統(tǒng)合寧夏、甘肅、西寧三地兵馬,也有二十余萬也足用了。”
寧夏、甘肅兩鎮(zhèn)原本就屯駐有十二三萬兵馬,如果再加上西寧的十余萬兵馬,兵力的確是夠用。
崇平帝沉吟片刻,道:“軍需之事,誰來操持?”
這時,從戶部尚書齊昆伸手越出一人,身形肥碩,一晃三搖,拱手說道:“父皇,兒臣愿幫著大軍押送糧秣?!?/p>
崇平帝打量著那面龐胖乎乎,一副慨然之色的陳澄,說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