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述拱手道:“常進的確是忠順王陷害,確有冤情,大理寺建議平反昭雪,追敘撫恤,而刑部的趙尚書說,縱無謀逆之事,然常進主持蘇州織造局事務,也難保不會有貪瀆之責,整個蘇州織造府在崇平初年虧空甚巨,理應追責?!?/p>
“刑部?”賈珩劍眉之下,目光微動,心頭若有所思。
刑部趙默,這位曾經(jīng)的閣臣,如今還在刑部任職,一直以來都對他有成見。
不過,韓癀上奏辭疏之后,浙黨再無閣臣,聲勢大不如前。
“都察院怎么說的?”賈珩又問道。
李述道:“回都督,都察院的許大人提及,圣上平反謀逆之事,以免廣為誅連冤獄,既有冤情,不宜再行節(jié)外生枝,如是確有貪瀆之事,也牽涉三大織造局的陳年舊案,難以細究,故向上陳奏,為常家平反就是?!?/p>
李述道:“大理寺的王老大人認為可行,而趙尚書默然不語?!?/p>
賈珩思量了下,心頭若有所思。
這是文官集團的喊話,或者說是主動示好之舉。
而方才的一番話,更像是借錦衣府將校,故意傳達給他聽。
其實,他身為錦衣都督,完全可以憑借這次逆案,牽扯出藤藤蔓蔓,將文臣都牽扯下來。
要知道近四十名官員,低至科道、翰林,高至部司郎中都在詔獄之中,只要他想羅織冤獄,根據(jù)同年、座師的人際關系網(wǎng),可以廣為牽連。
讓不少官員都裝進這個謀反的筐里。
不過,許廬并沒有直接尋他,算是某種無言的默契。
賈珩道:“去給許大人說,就說本官知道了。”
本來他也沒有借機廣為株連的意思。
李述拱了拱手,然后返身去了。
等李述離去,賈珩端起書案上的茶盅,輕輕抿了一口。
隨著他封為太師之后,這種事情會愈發(fā)常見,因為已經(jīng)引起了整個文官集團的提防和抗衡,在制衡他的立場上,差不多都是一致的。
或許,這也是天子想要看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