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鋒一轉,唏噓道:“誰知沈家非但不是忠商,祖上竟還虛報軍餉、畏罪潛逃?真是……家風如此啊?!?/p>
張氏氣得渾身發(fā)抖,破口大罵:“無恥小人!定是你與那陸氏婦合謀設下如此毒計,坑害我沈家滿門!”
顧羨卻不惱,只悠悠道:“張氏,公堂之上,可莫要出口成臟,另外,既然你沈家并非‘忠商’,那前日顧某所贈價值一千五百貫的賀禮,還請原數歸還?!?/p>
一千五百貫沒了……
張氏想起這些日揮霍,早已將一千五百貫全部花光。
此時,人群中又有人喊道:“對了!她沈家門口不還立著官家賜的貞節(jié)牌坊嗎?如今沈郎君好端端在這兒,還在海外娶了妻、生了子,這牌坊豈不成了天大的笑話?”
陸昭若適時上前一步,清聲道:“大人,民婦正欲稟明此事。兩月前,妾身京中好友、四品提舉市舶司楊大人之妻耿氏,聽聞民婦‘守節(jié)’之事,于心不忍,便在官家面前提了幾句,為沈家求來了這座‘貞節(jié)牌坊’及五百兩賞銀?!?/p>
她目光掃過張氏與沈青書,繼續(xù)道:“然,張氏與沈老早已與其子沈容之暗中通信,明知其子未死,卻仍隱瞞真相,坦然受下牌坊與賞銀,并當日便威脅民婦不得聲張?!?/p>
知州聽聞陸昭若稟告的“貞節(jié)牌坊”一事后,面色驟然鐵青,驚堂木重重一拍:“好!好一個欺世盜名的沈家!前有祖上虛報軍餉,今有后人欺君罔上!罪上加罪,惡貫滿盈!”
“張翠娥、沈青書!爾等明知沈容之未死,竟敢隱瞞真相,欺瞞朝廷,詐受御賜牌坊與五百兩賞銀,此乃十惡不赦之‘詐偽’重罪,兼有‘大不敬’之實!依律,當絞刑!”
“沈容之!你雖未直接經手,然對此欺君之舉知情不報,默許縱容,實為同惡相濟!依律,在你‘有妻更娶’、‘別籍異財’等罪之上,再加徒一年,流刑之地再加一千里!”
“林映漁!你所判不變,產后攜女服刑!”
“所有御賜之物,即刻追回!沈家門口那座牌坊,著令立即搗毀!五百兩賞銀,連本帶利,追繳入庫!”
曾象征著無上榮光的“貞節(jié)牌坊”,轉眼間便成了釘死沈家的最后、也是最恥辱的一根棺材釘。
宣判聲落。
張氏連哭嚎的力氣都已耗盡,直接癱倒在地上……
沈青書癱倒在地,面如槁木。
猛地,一雙眼睛死死剜向躲在人后的石頭。
石頭被他看得脊背發(fā)涼,腳下一軟,慌忙朝后縮了兩步。
沈容之面無血色,昔日那雙溫潤含情的眼眸此刻空洞無神,仿佛魂魄已經離體,只留下一副俊美卻失了魂的軀殼。
嘴唇輕輕顫了幾下,最終卻只化作一聲幾乎聽不見的嗤笑,像是在嘲笑自己,又像是在嘲笑這荒唐的境地。
隨即,他緩緩轉過頭,目光落在陸昭若身上,聲音嘶?。骸鞍帯@真是……一份天大的‘歸家禮’啊……”
陸昭若微微抬著下巴,面容清冷,連眼波都未曾為他動一下。
而林映漁,卻異乎常人地維持著一份令人心驚的淡定。
她甚至只是懊惱地、近乎輕蔑地掃了他們一眼,仿佛在嫌棄他們的不堪一擊。
隨即,她竟緩緩抬起手,姿態(tài)優(yōu)雅地撫了撫發(fā)髻間那支金鑲玉的發(fā)簪。
一切塵埃落定,沈家眾人皆已定罪。
此時,陸昭若上前一步,再次向知州行禮,聲音清晰而堅定,擲地有聲:“大人明鑒!如今沈容之犯下‘有妻更娶’、‘背親棄家’等十惡不赦之罪,夫婦之義已絕,恩斷情消。沈家滿門欺瞞,視民婦如仇寇,甚至謀害性命,如此惡境,斷難再留?!?/p>
“民婦懇請大人依《屬刑統(tǒng)》‘義絕’之條,判民婦與沈容之離異,歸宗歸父,自此之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