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修志,必將濃墨重彩!
而為之付出的代價呢?
那些因拆遷補償不公而怨聲載道的家庭……
那些在工地上揮汗如雨、拿著微薄工資、缺乏保障的工人……
那些在“發(fā)展陣痛”中被擠壓、被淘汰的傳統(tǒng)行業(yè)從業(yè)者……
那些在高昂房價和快速城市化中窒息的生活……
這些,會變成什么呢?
史書角落里的“拆遷補償安置存在局部問題”?“轉(zhuǎn)型過程中出現(xiàn)階段性困難”?“發(fā)展帶來的陣痛”?甚至是輕飄飄一句“總體向好,個別矛盾在發(fā)展中解決”?
他們會被抽象,會被模糊,會被宏大敘事的輝煌光芒徹底掩蓋。
他們的血汗,他們的淚水,他們的悲歡,最終都只會成為那“雄才大略”腳下,一層看不見、也無需在意的塵埃!
“歷史太近了……”
鄭儀喃喃自語,聲音被濤聲吞沒。
近得讓他窒息。
他看到了唐駿用“穩(wěn)定”鑄成的冰冷堡壘,將一切苦難歸為必須容忍的“陣痛”。
他看到了李天為以“未來”為名,揮動資本的巨斧,劈砍出壯麗的藍圖。
他們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都在用權(quán)力,塑造他們所定義的“大局”!
鄭儀閉上眼睛。
雨水沖刷著他的臉。
李天為那如同種子生根的話語,羅教授那關(guān)于權(quán)力工具的警示,在腦海中激蕩碰撞。
他仿佛站在一個巨大的漩渦中心。
一邊是唐駿代表的“穩(wěn)定”,那是冰冷的、不容置疑的秩序之墻,將一切異動都視為威脅。
一邊是李天為揮灑的“未來”,那是輝煌的、令人窒息的宏偉藍圖,以效率為名碾過一切阻礙。
巨大的壓力從兩邊同時擠壓而來,幾乎要將渺小的個體壓垮、碾碎。
何去何從?
隨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