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真的沒想到,朱元璋都會用dS了。
他自己總是住在天上人間,那里沒有網(wǎng),自然也不能玩兒手機(jī)。
朱元璋比他方便,皇宮是有wi-Fi的,朱元璋每天都會抽空去玩兒會兒手機(jī)。
“既然你都會用dS了,那還問我干啥啊。”
朱吾適不覺得自己能比dS更有辦法,人家可是ai,有大數(shù)據(jù)做支持的,自己只有個不算特別聰明的腦袋,比不過ai啊。
“賢弟此言差矣,我看那個dS,多少還是有些呆板的,具體事物還是要具體分析的,它又沒有來過咱大明,對大明不了解,想到的辦法未必就全都合適嘛。所以還得賢弟你來啊。”
“沒想到你老朱也會拍馬屁了,行吧,那我就說說我的想法。
要想防止文官集團(tuán)一家獨(dú)大,首先就是要給他們制造對手出來。
外部的對手,自然是勛貴了。
如果文官集團(tuán)政治軍事一把抓了,皇帝說話跟放屁也沒什么區(qū)別了吧。
當(dāng)皇帝的,最好是先把軍事抓在手里,文人只有筆桿子,關(guān)鍵時刻還能以力破局。
當(dāng)然了,這個是下策,最好是讓文官武官分庭抗禮,起碼對文官也是一種約束。
反正就是增加一些武將的地位,讓他們可以跟文官抗衡。
而且還是那種幾百年后依舊能抗衡文官的地位。
而不是沒有了戰(zhàn)爭武將就不重要了,沒有話語權(quán)了。
這個我還沒想到好辦法。
另外就是給文官內(nèi)部制造對立,防止他們鐵板一塊。
首先就是出身問題,傳統(tǒng)讀書人出身很固定,大部分都是世家大族,書香門第,極少部分出身寒門。就算是出身寒門,一般也會拜師什么的,最后大家還是自己人。
我現(xiàn)在主要想的就是這方面的事。
目前來說,我的想法是,士農(nóng)工商都可以當(dāng)官。
這些階級天然就不是一路人,他們同朝為官,肯定是有不同的政治訴求,那就必然做不到鐵板一塊?!?/p>
朱元璋稍微一思考,就明白了朱吾適的意思。
人性是不可逆的,現(xiàn)在的讀書人是既得利益者,貿(mào)然動他們的利益,反彈太厲害了,大明不一定承受得住。
所以科舉改革不能太冒進(jìn)。
限制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找一個對手。
就像自己,因為有陳友諒,張士誠等人在旁邊虎視眈眈,所以一刻都不敢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