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水極寒,越往下潛,光線越暗,壓力越大。但龍淵劍光所至,寒氣辟易,水流溫順。下潛約數(shù)十丈,竟在潭底發(fā)現(xiàn)一個巨大的水下洞穴!
穿過洞穴,竟是一座巨大的、被掏空的山腹!山腹之內(nèi),并非漆黑一片,而是被一種柔和的、仿佛源自玉石的光芒照亮。眼前景象,讓見多識廣的靜塵都微微動容。
只見山腹中央,是一座早已熄滅不知多少歲月的巨大鑄劍爐!爐壁斑駁,卻依舊能感受到當(dāng)年烈焰滔天的余韻。爐旁散落著各種早已風(fēng)化銹蝕的鑄劍工具。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環(huán)繞鑄劍爐的七口形態(tài)各異的泉眼!
其中一口泉水赤紅,翻滾如血,散發(fā)出熾熱的高溫;一口泉水漆黑如墨,冰冷刺骨;一口泉水清澈見底,卻沉重?zé)o比;一口泉水輕靈如風(fēng),不斷蒸騰霧氣;一口泉水閃爍著金屬光澤;一口泉水蘊含著勃勃生機;最后一口,則與外界寒潭相連,冰冷清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
“這是……先天七竅靈泉!”張胥震撼道,“相傳歐冶子鑄龍淵、泰阿、工布三劍時,便是引此地七竅靈泉淬火,方得神劍!金泉賦其形,火泉煉其魄,水泉淬其鋒,風(fēng)泉塑其意,木泉養(yǎng)其靈,土泉固其基,暗泉藏其晦……龍淵劍的澄澈高潔,正源于此七泉調(diào)和!”
龍淵劍脫手飛出,懸浮于七泉之上,歡快地嗡鳴,劍身湛藍光華流轉(zhuǎn),不斷吸收著此地殘留的、無比純粹的先天金氣與靈韻。
張胥福至心靈,盤膝坐于鑄劍爐前,閉目凝神,心神與龍淵劍完全相連,感受著這片天地間殘留的古老鑄劍意志,以及龍淵劍誕生之初的純粹本源。
靜塵、蘇娘子、如意則警惕地守護在旁,為其護法。
時間一點點過去。張胥身上漸漸散發(fā)出與龍淵劍同源的氣息,愈發(fā)澄澈,愈發(fā)深邃。他的心神仿佛穿越了時空,看到了兩位上古鑄劍大師在此嘔心瀝血,引動七泉,最終劍成之時,龍淵劍身如登高山而下望深淵,縹緲而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的景象!
“原來如此……龍淵之意,非止于凈化,更在于‘鑒’與‘明’?!睆堮汔哉Z,“澄澈明凈,可照世間萬物之本真,可鑒人心之善惡,可明大道之規(guī)則……”
他緩緩睜開眼,童孔深處仿佛有湛藍神光一閃而逝。龍淵劍發(fā)出一聲清越悠長的劍鳴,劍光暴漲,將整個山腹映照得如同白晝,劍身之上,那如水波般的紋路愈發(fā)清晰靈動,仿佛真的有一條微型巨龍在其中游動!
龍淵劍,于此誕生之地,溯源歸宗,劍心圓滿,威能更上一層樓!
然而,就在張胥收回龍淵劍,心中明悟陡生之際,靜塵卻忽然冷哼一聲,承影劍瞬間出鞘,指向山腹一處陰暗的角落:“誰在那里?出來!”
陰影一陣蠕動,一個穿著粗布麻衣、樵夫打扮、卻氣息沉穩(wěn)的老者緩緩走出。他看似普通,但能悄無聲息地出現(xiàn)在此地,絕非尋常人物。
老者目光掃過四人,最后落在張胥手中的龍淵劍上,眼中閃過一絲復(fù)雜的光芒,緩緩開口,聲音沙啞而古老:
“龍淵歸宗,劍心圓滿……看來,時機將至了?!?/p>
他頓了頓,說出了一句讓四人心神劇震的話:
“守護此地的使命即將結(jié)束?!鼈儭煲蚜??!?/p>
喜歡十柄靈劍請大家收藏:()十柄靈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