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札的目光,最終落在了角落一個空著的、用幾塊粗糙石頭墊著桌腿的破舊小木凳上。那凳子旁邊,還坐著一個和他年紀(jì)相仿、同樣穿著打補丁粗布衣的瘦小男孩,正努力地挺直腰板聽著,眼神里有著和他一樣的、對知識的饑渴。
就在這時——
“嗚——嗡——!”
一聲低沉雄渾、穿透力極強的號角聲,如同沉睡巨龍的咆哮,驟然劃破寂靜的夜空!這聲音來自遙遠的岷江方向,帶著水汽的濕潤和金屬的冰冷質(zhì)感,清晰地傳入了這間小小的學(xué)舍。緊接著,是更加清晰、如同悶雷滾過江面的拍竿擊水聲!
“轟——嘩啦!”
雖然相隔遙遠,聲音已顯沉悶,但那磅礴的力量感,依舊震撼人心!
“??!”不知是哪個孩子低低驚呼了一聲。
剎那間,學(xué)舍內(nèi)所有孩子的動作都凝固了!誦讀聲戛然而止。
正沉浸在齒輪世界的張瑄猛地抬起頭,手中的草莖掉落在地,眼睛瞬間亮得驚人,直勾勾地望向江聲傳來的方向,仿佛那精妙的絞盤就在眼前轉(zhuǎn)動。
劉璿握著筆的手一頓,一滴墨汁無聲地滴落在竹簡上,洇開一小團黑跡。他抬起頭,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眉頭再次蹙起,那艘耗費巨大的巨艦身影似乎又壓在了心頭。
王元寶的小算盤也打不下去了,他下意識地舔了舔嘴唇,望向江聲處,眼中精光更盛,仿佛聽到了銅錢撞擊的悅耳聲響。
坐在角落的小男孩和所有其他孩子一樣,都驚愕地、不由自主地循聲望向窗外那片深邃的黑暗,小小的臉上寫滿了驚奇和一絲本能的敬畏。
那位清癯的先生也停下了誦讀。他沒有責(zé)怪孩子們的走神,只是緩緩放下手中的書簡,目光溫和地掃過一張張被那來自江上的、象征著力量與新生的巨響所吸引的小臉,最后落在了門口那個扶著門框、同樣震驚地望向窗外江聲方向的羌人少年古札身上。
先生的目光,最后又落回自己面前跳躍的燈火上,那豆大的火焰,雖微弱,卻執(zhí)著地燃燒著,照亮案頭書卷上古老的文字,也映照著孩子們眼中好奇、思索或盤算的光芒。
岷江之上,“破浪號”的轟鳴如同宣告新生的戰(zhàn)鼓,象征著蜀漢以鋼鐵與智慧劈開前路的決心。
陋室之內(nèi),蒙學(xué)的燈火雖小如豆,卻無聲地燃燒在每一個不同階層的孩童眼底,點燃著另一種同樣重要的、名為“希望”的火焰。
一個在江上以巨力破浪,一個在案頭以微光傳薪。這江聲與燈火,在這蒼茫的暮色里,一同刺破了籠罩在時代之上的沉沉迷霧,艱難地、執(zhí)著地,為這片飽經(jīng)憂患的土地,勾勒著未來模糊卻堅定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