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閣老也是清流一派,看完分給自己的答卷,傳遞給四閣老謝安瀾。
隨后他拿起了溫知行傳遞來的文章。
,便看到溫知行畫的點(diǎn),頓時心里不舒服。
等他將文章看完,不舒服變成了怒氣。
溫知行真是欺人太甚,如此上好佳作,居然只打一個點(diǎn),簡直豈有此理。
這分明就是報復(fù)李鈺在朝堂上落了他的面子。
如此人才,豈能被你溫知行埋沒。
拿起朱筆便在點(diǎn)后面畫了個圈。
如果不是只能畫一個圈,沈知淵恨不得將李鈺的答卷全都畫上圈。
看完李鈺的卷子后,再看后面的試卷,頓時覺得索然無味。
溫知行覺得不行的,沈知淵也覺得不行。
也不能昧著良心,大部分時候,溫知行畫的什么,他就畫什么。
等到謝安瀾拿到李鈺的答卷時,沒看文章,而是先看標(biāo)記。
雖然標(biāo)記沒有簽名,但溫知行的圈,尖,點(diǎn),橫,叉都很有特點(diǎn)。
熟悉溫知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他的筆跡。
謝安瀾是溫黨,見到溫知行的點(diǎn),又見是李鈺的試卷,心中了然,在圈后面畫了個點(diǎn)。
甚至他都沒有看文章,直接將李鈺卷子放在一旁。
李鈺文章寫得再好又如何,不被次輔所喜,那就不可能得到圈。
等看完傳遞過來的所有文章后,謝安瀾將試卷傳給了五閣老秦維楨。
秦維楨看完文章,心里贊嘆。
不愧是會元郎,居然提出了具體的考核辦法,是真的為國選才。
年紀(jì)輕輕文章卻寫得如此縝密,確實(shí)是治國之才。
這樣的文章,一個圈是肯定的。
不過當(dāng)看到前面幾人的標(biāo)記時,秦維楨手中的筆便有些畫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