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前一步,朗聲道:吾提議,擴(kuò)大議席,天下各縣,皆可遣一議官,入朝閣,與朝臣辯論,廣開言路,共同投簽決事。
殿內(nèi)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嗡嗡聲。公卿們面面相覷,有些不可思議。
各縣?天下有千縣之多,這議事閣豈不是要人滿為患?一名老臣忍不住低聲驚呼。
鄉(xiāng)野村夫,懂得什么國家大政?讓他們來議事,豈不是對牛彈琴,貽笑大方!另一名世家出身的官吏臉上寫滿了鄙夷。
謝均道:議席越多,才越能代表天下萬民之意,而非一家一姓之言。政令的推行,才不至于壅塞于上,民意的申訴,也不至于杜絕于下。
他將目光鎖定在那個說鄉(xiāng)野村夫的官吏身上,至于汝所謂的鄉(xiāng)野村夫,更是多慮了。能被一縣數(shù)萬乃至十?dāng)?shù)萬民眾共同推舉之人,其德行才干,必有服眾之處,豈會是尋常村夫?你可知一縣有多少戶籍?少則數(shù)千,多則上萬!一縣百姓,數(shù)萬乃至十?dāng)?shù)萬民眾,他們共同推舉出來的人,其德行才干,必有服眾之處!若這樣的人還是你口中的村夫,那天下賢才,又在何處?
太師的話,讓絕大多數(shù)人陷入了沉思,即便心中仍有疑慮,卻也找不出更有力的反駁之詞。天下民心這頂大帽子壓下來,誰敢公然反對,誰就是與天下人為敵。
隨著侍者分發(fā)竹簽,這項議案的投簽決定開始了。
謝均心中早有計較,他不用說服所有人,他有四十余票的綁票,只需要再說服不到二十席即可。而他剛才那番話,正是說給這些搖擺不定的人聽的。
最終,在謝均的運作下,這項議案比較順理地通過了。
然而,所有人都沒想到,這僅僅是前菜。
謝均不等眾人從方才的震撼中完全回過神來,便拋出了第二項議案。
吾提議,以朝廷之名,冊封天下諸侯,明定其位,以安天下。
一言既出,滿堂嘩然。
太師!萬萬不可!此乃割肉飼虎,自毀長城!太傅劉虞須發(fā)皆張,痛心疾首,我大漢四百年基業(yè),何時需要向亂臣賊子低頭?
劉太傅所言甚是!司徒王允立刻出列附和,他義正辭嚴(yán)地說道:太師此舉,無異于助長叛逆之焰,令天下忠義之士寒心!一旦開了此例,日后豈不是人人皆可擁兵自立,再坐待朝廷封賞?國將不國,綱常何在!
是啊!此風(fēng)斷不可長!
冊封叛逆,與承認(rèn)其割據(jù)何異?
叛逆之徒,當(dāng)發(fā)天兵以伐之!
請?zhí)珟熑?
請?zhí)珟熓栈刈h案!
一時間,群情激憤。
等到閣內(nèi)的聲浪稍稍平息,謝均才緩緩開口:吾請諸位公卿一觀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