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里呢?除了教書,她對職業(yè)規(guī)劃一片茫然。
馬旋勸她考在職研究生,這年頭學(xué)歷貶值,再固步自封,就怕被社會邊緣化。
教師職業(yè)也面臨巨大的考驗。她們這一代,都不怎么愿意生小孩了,人口下降明顯。
她實在不想讀專業(yè)書了,高考的辛苦給她留下了后遺癥。
但這也許只有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中,才能強迫自己逃離,那畸形的關(guān)系。
韓偉給她留下了一張銀行卡,那么巨大的數(shù)額,嚇死人。
韓偉說過,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這二十萬,對于她這個窮女生來說,燙手。
也幻想過,拿去旅游。
她最想去的是英國,徐志摩和林徽因一起看過雨的泰晤士河。
寫過詩的康河。
在康河的柔波里,大情種徐志摩,甘心做一條水草。
錢在手里,總是一種誘惑。
要想讓自己不去犯錯誤,唯一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沒辦法掌控它。
還給他。
卡主是韓偉,她就算刷了卡,將來萬一水紅找律師打官司,她還是撇不清。
怎么還給他呢?
肯定不能當面給他。不然,等于飛蛾撲火,他絕不會承認分手。
見她一次睡她一次,她的罪孽感也就加重一次。
她手里還拿著新房的鑰匙。東西可以放回那個房子。
要是想開一點,她此刻,就是個有房有存款的女人了。
手握這些財富,往后的奮斗,都可以優(yōu)哉游哉,優(yōu)雅從容。
一旦交還回去,立馬一無所有。
這不是她的青春補償費嗎?她大可以說服自己笑納的。
但是對韓偉動了感情之后,再要他的錢物,就覺得玷污了這份感情,降低了自己。
以前,她想過,有些東西,比如婚姻,她可以不要,但他不可以不給。
錢財也是。她可以不要,他不可以不舍得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