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月色凄冷,透過窗欞灑下斑駁的光影。
他慢慢坐起身,抱住雙膝,將臉深深埋了進去,肩膀抑制不住地輕微顫抖。那些記憶,無論過去多久,都如同附骨之疽,時刻啃噬著他的內(nèi)心。冤屈、恐懼、仇恨、以及那無法磨滅的、淪為閹人的羞恥與絕望……交織成一張巨大的網(wǎng),將他困在其中,無處可逃。
這些年,他在最底層掙扎求存,學(xué)著藏起所有的棱角和情緒,學(xué)著察言觀色,學(xué)著用最卑微的姿態(tài)換取一絲生存的空間。他像一株生長在陰暗角落的苔蘚,沉默地吸收著任何一點可能有用的信息,小心翼翼地保護著自己那點微不足道的秘密和……仇恨。
是的,仇恨。
他從未忘記家族的冤屈。那份血海深仇,是支撐他在無數(shù)個屈辱的日夜里活下去的唯一動力。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一個螻蟻般的太監(jiān),如何能撼動那栽贓陷害、一手遮天的巨大黑手?但他無法放棄,哪怕只是渺茫到幾乎不存在的希望。
可是現(xiàn)在,他被帶進了東宮,帶到了太子蕭景琰的身邊。
這位太子殿下,自身難保,卻有著至高的名分。
這究竟是深淵,還是……一線契機?
林夙的心亂了。他本能地警惕著一切,卻又無法抑制地生出一絲連自己都覺得可怕的、微弱的希冀。
如果……如果太子殿下真的能站穩(wěn)腳跟……如果……
他猛地?fù)u頭,試圖甩開這危險的念頭。恩寵無常,天威難測。今日的青睞,可能轉(zhuǎn)眼就成為明日的催命符。他不能輕易相信,不能有任何行差踏錯。
首要的是活下去,像過去一樣,小心翼翼地活下去。
然后,觀察。
翌日清晨,林夙早早起身,將自己收拾得干干凈凈,提前候在殿外廊下,等著吩咐。他垂著眼,姿態(tài)放得極低,努力將自己縮成一個不起眼的背景。
太子蕭景琰起身后,似乎并未對他過多留意,仿佛昨日帶回一個小太監(jiān)只是隨手為之。他依舊如常地讀書、習(xí)字,眉宇間帶著淡淡的倦怠和疏離。
忠伯安排林夙做一些近身的雜活,比如研磨、整理書卷、傳遞些不甚緊要的物品。這些活計比灑掃處輕松許多,卻也離權(quán)力中心更近,需要格外的謹(jǐn)慎。
林夙做得一絲不茍,沉默寡言,動作輕巧得幾乎不發(fā)出任何聲音。他的目光從不亂瞟,但每一次進出,每一次短暫的停留,都在飛速地收集著信息。
殿內(nèi)熏香的味道,書案上攤開的奏疏類型(雖然他不敢看內(nèi)容,但從格式和紙張能略辨一二),太子翻閱某些書卷時的細(xì)微停頓,以及偶爾前來回話的屬官或仆從的神情語氣……
他就像一塊干燥的海綿,無聲無息地吸收著一切。
他發(fā)現(xiàn)太子殿下確實如外界所言,并不受待見。除了忠伯和那個名叫趙懷安的侍衛(wèi)統(tǒng)領(lǐng),似乎并無多少真正得力的人手。殿內(nèi)的氣氛總是沉凝的,帶著一種無形的壓力。
他也敏銳地察覺到,暗地里投注到東宮的視線并未減少。有些來自殿內(nèi)其他低眉順眼的宮人,有些來自殿外看似偶然經(jīng)過的身影。
危機四伏。
午后,太子小憩。林夙奉命去庫房取一批新進的宣紙。
返回途中,經(jīng)過一處僻靜的回廊,卻迎面撞上了兩個人。
正是昨日毆打他的那個胖太監(jiān)錢祿,和一個穿著體面些、像是高等內(nèi)侍模樣的人。錢祿正點頭哈腰地對著那人說些什么,一臉諂媚。
看到林夙,錢祿臉上的笑容一僵,隨即露出毫不掩飾的惡意和驚訝,顯然沒料到會在這里看到他,而且還換上了一身新的宦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