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李閣老即將崩潰伏法之際,他卻突然仰天大笑起來,笑聲中充滿了悲憤與嘲諷。
“哈哈哈……好!好一個太子殿下!好一個雷霆手段!”他止住笑聲,目光陰鷙地盯住景琰,“殿下為了鏟除異己,真是費盡心機!不僅偽造證據(jù),構(gòu)陷忠良,更是縱容身邊閹宦,干預朝政,窺探機密,禍亂宮廷!”
他將矛頭,猛地轉(zhuǎn)向了并未在場的林夙!
“諸位同僚!”李閣老轉(zhuǎn)向眾臣,聲音悲愴而高昂,“你們可知,太子身邊那位心腹太監(jiān)林夙,究竟是何許人也?!”
景琰心中猛地一沉,暗道不好。
李閣老不等他阻止,便大聲道:“他本名林夙,乃十六年前,因勾結(jié)外敵、貪墨軍餉而被滿門抄斬的逆臣林文淵之孫!其家族男子十五歲以上皆斬,女子及幼童沒入宮中為奴!此等罪臣之后,心懷叵測,潛伏于太子身邊,其目的,便是要顛覆朝綱,為其家族復仇!”
他竟將林夙的身世,在這朝堂之上公然揭破!
“太子殿下!”李閣老聲色俱厲,“您被此等心懷仇恨的閹宦蒙蔽,聽信其讒言,搜集所謂‘證據(jù)’,構(gòu)陷老臣!甚至縱容其組建暗探,監(jiān)視百官,操縱輿論!此等行徑,與宦官亂政何異?!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p>
他這一番話,極其惡毒。不僅將景琰的反擊扭曲成是受罪宦蠱惑,更將“宦官干政”這頂大帽子扣了下來,瞬間激起了幾乎所有文官集團內(nèi)心最大的恐懼和反感!
一時間,許多原本因貪腐案而對李閣老心生不滿的官員,也紛紛將質(zhì)疑的目光投向了景琰。是啊,若太子身邊真的重用此等身世、此等身份的宦官,那今日他能構(gòu)陷李閣老,明日豈不是能構(gòu)陷任何人?
“李維正!你休要胡言亂語,轉(zhuǎn)移視線!”景琰又驚又怒,他沒想到李閣老竟如此狠辣,直接掀翻了棋盤,攻擊林夙的身世和身份!“林夙伺候孤多年,忠心耿耿,其家族舊案尚有疑點!孤所用者,是其才其忠,而非其出身!”
“疑點?”李閣老嗤笑一聲,“鐵案如山,何來疑點?殿下此言,莫非是想為逆臣翻案不成?!更何況,宦官不得干政,乃是祖訓!殿下重用宦官,查探朝臣,此舉將祖宗家法置于何地?將滿朝文武置于何地?”
他成功地將水攪渾,將一場關(guān)于刺殺與貪腐的罪證指控,扭轉(zhuǎn)成了關(guān)于太子是否被宦官蒙蔽、是否違背祖制的政治正確之爭。
蕭景哲也趁機站出來,一臉沉痛:“皇兄,李閣老縱有不是,然宦官干政,確是國家大忌!還請您明察秋毫,切勿因小失大,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不少官員紛紛附議,要求太子嚴查宦官林夙,并重申祖制。
景琰孤立地站在御階之下,看著眼前群情洶洶的場面,心中一片冰涼。他手握確鑿證據(jù),卻因林夙的身份,陷入了如此被動的境地!
他可以力排眾議,堅持懲處李閣老,但那樣勢必坐實他“寵信宦官”、“違背祖制”的罪名,剛剛建立的威信將蕩然無存,甚至可能引發(fā)更大的朝局動蕩。若他退讓,則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林夙更是危在旦夕!
一邊是國法公正,一邊是朝局穩(wěn)定與他最想保護的人。
該如何抉擇?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殿外,投向東宮的方向。夙,孤……該怎么辦?
朝堂之上的風暴,因李閣老這致命的反擊,陡然轉(zhuǎn)向。原本勝券在握的雷霆一擊,此刻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與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