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衙門經(jīng)歷了一場疾風驟雨般的人事清洗。王崇亮及其黨羽被清除后,空出的關鍵職位,在東宮勢力的積極運作和皇帝默許下,迅速被東宮一派或中立官員填補。柳文淵推薦的郭子安等人,憑借著之前的鋪墊和此次“表現(xiàn)”,順利躋身漕運管理層。
病愈后回到衙門的老總督楊文禮,經(jīng)此一嚇,更加膽戰(zhàn)心驚,徹底成了泥塑的菩薩。所有政務,幾乎全由新任的副手和屬官處理,而他這位名義上的最高長官,只需在最終文書上蓋印即可。東宮通過郭子安等人,實際上已經(jīng)牢牢掌控了漕運的調(diào)度、稽查和賬目審核等核心權力。
一場看似危機的“沉船”事件,最終以東宮大獲全勝,徹底掌控漕運命脈而告終。
東宮書房內(nèi),燭火再次亮起,卻不再是之前的凝重氣氛。
柳文淵面帶喜色地匯報著漕運衙門的最新情況:“……郭子安已實際接手漕糧調(diào)度,以往拖延的北疆軍糧,已安排最先啟運。我們在漕幫和內(nèi)監(jiān)的人手也已就位,今后漕運一線,皆在掌握?!?/p>
景琰點了點頭,臉上卻并無太多喜色,只是淡淡道:“辛苦了。告訴郭子安,謹慎行事,勿要重蹈王崇亮覆轍?!?/p>
“是,殿下?!绷臏Y躬身應下,識趣地退了出去。
書房內(nèi)只剩下景琰和林夙。
景琰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皎潔的月色,沉默良久,方才開口:“林夙,我們贏了這一局,但代價呢?”他轉(zhuǎn)過身,目光復雜地看著林夙,“‘清河號’上那些無辜喪命的水手和雜役……他們的性命,又該算在誰的頭上?”
林夙垂首,燈光在他臉上投下淡淡的陰影,聲音低沉而平靜:“殿下,欲承王冠,必承其重。通往權力之巔的路上,注定鋪滿荊棘與白骨。有些犧牲,不可避免。我們能做的,便是讓他們的犧牲,變得有價值。”
景琰閉上眼,深吸了一口氣。他知道林夙說的是事實,但這事實如此冰冷而殘酷。他感覺自己正被這深宮的漩渦一點點吞噬,那個曾經(jīng)心懷仁念的太子,似乎正在漸行漸遠。
“蕭景哲此次損失慘重,絕不會善罷甘休。”景琰轉(zhuǎn)移了話題,似乎不想再糾纏于內(nèi)心的拷問。
“是。”林夙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警惕,“他接連在鹽稅和漕運上受挫,勢力大損,必會瘋狂反撲。奴才擔心,他會行險招,甚至……不再局限于朝堂規(guī)則之內(nèi)?!?/p>
景琰眉頭緊鎖:“你是說……”
林夙緩緩道:“狗急跳墻,兔急咬人。三皇子如今如同受傷的困獸,我們需加倍小心,尤其是……陛下那邊的動靜。”
景琰心中一凜。是啊,父皇年邁多病,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蕭景哲若在規(guī)則內(nèi)無法取勝,會不會鋌而走險,在父皇身上打主意?或者,動用一些非常規(guī)的手段?
就在此時,書房外傳來趙懷安刻意壓低的聲音:“殿下,宮里傳來消息,陛下今夜……又召了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王大人入宮密談,直至深夜方出。”
景琰與林夙對視一眼,均在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凝重。
欽天監(jiān)?在這個敏感的時刻,父皇頻繁召見欽天監(jiān),所為何事?是單純詢問天象,還是……另有所圖?
夜色深沉,剛剛平息一場風波的東宮,再次被一層無形的緊張氣氛所籠罩。掌控漕運的勝利喜悅尚未散去,新的、或許更加致命的危機,已悄然露出了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