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內(nèi)再次陷入沉默,只有更漏滴答作響。
過了一會兒,蕭景琰似乎有些疲憊,他揉了揉眉心,站起身:“把這些公文按日期歸類整理好?!彼噶酥笗敢唤嵌逊派燥@凌亂的幾卷文書,吩咐完,便轉(zhuǎn)身走向內(nèi)殿,似是想要小憩片刻。
“是?!绷仲砉ы槕?yīng)道。
待蕭景琰的身影消失在屏風(fēng)之后,林夙才緩緩抬起眼。臉上的驚惶怯懦如同潮水般褪去,只剩下一種冰冷的平靜。他走到書案前,開始整理那些文書。
他的動作依舊輕而快,目光快速掃過文書上的日期和簡要標記,手指靈活地將它們分門別類。然而,在整理到最下面幾卷時,他的動作微微一頓。
那是一卷關(guān)于秋祭備役人員調(diào)撥的舊檔,并非緊要公文,卻被人刻意地壓在了下面。卷軸的末端,沾染了一小片不起眼的、深褐色的污漬。
林夙的指尖在那污漬上輕輕蹭了一下,湊近鼻尖,極其細微地嗅了一下。
一股極淡的、幾乎難以察覺的腥氣。
不是墨跡,也不是普通的污垢。那氣味他很熟悉,在凈身房那段暗無天日的日子里,幾乎每日都與之為伴——那是干涸的血跡,雖然被人仔細擦拭過,但細微處仍有殘留。
他的心猛地一沉。
李管事的“失足落井”,太子殿下突如其來的試探,還有這卷被刻意壓下、沾染了疑似血跡的無關(guān)舊檔……
電光火石間,一個念頭劃過腦海。這或許不僅僅是一次警告,更可能是一個陷阱。有人或許料定了東宮會對李管事之死產(chǎn)生疑慮,甚至?xí)抵姓{(diào)查。而這卷被做了手腳的舊檔,若是被東宮的人“意外”發(fā)現(xiàn)并拿去調(diào)查,很可能就會成為日后栽贓陷害的“證據(jù)”——證明東宮早已對李管事不滿,甚至暗中動了手腳。
手段陰毒且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
林夙的呼吸微微急促了幾分。他迅速看了一眼內(nèi)殿方向,屏風(fēng)后沒有任何動靜。
該怎么辦?
置之不理?若這真是陷阱,日后事發(fā),東宮首當(dāng)其沖,自己這個新來的、底細不明的太監(jiān),更是最好的替罪羊。
出聲提醒?以什么身份?什么理由?一個灑掃處出來的小太監(jiān),如何能懂得這些?方才殿下詢問時,自己還表現(xiàn)得那般愚鈍怯懦,此刻若點破,豈不是自相矛盾,惹人生疑?
巨大的風(fēng)險擺在面前。一步踏錯,便是萬劫不復(fù)。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卷文書上,指尖冰涼。那干涸的血跡,仿佛帶著冰冷的嘲諷,嘲笑著這宮殿之中無處不在的算計與殺機。
時間一點點流逝,殿內(nèi)靜得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最終,林夙的眼神沉靜下來。他迅速拿起那卷染血的舊檔,卻沒有將其抽出單獨放置,而是將其混入一堆即將歸檔入庫、短時間內(nèi)不會再被翻閱的陳年舊卷之中,并且特意將它壓在了那摞文書的最底層。
做完這一切,他像是什么都沒發(fā)生一樣,繼續(xù)快速而安靜地整理剩下的公文,將其碼放得整整齊齊。
就在他剛剛整理完畢,退后一步垂手站好的下一刻,蕭景琰從內(nèi)殿轉(zhuǎn)了出來。他的目光看似隨意地掃過書案,那堆原本稍顯凌亂的文書已然井然有序。
蕭景琰的腳步幾不可察地頓了一下。他走到書案后坐下,隨手翻看了一下整理好的文書,分類準確,條理清晰。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一旁垂手恭立的小太監(jiān)身上。少年身形單薄,低著頭,露出一段白皙脆弱的脖頸,看上去恭順又無害。
可是……
蕭景琰的指尖在那些整理得一絲不茍的文書上輕輕敲過。方才趙懷安進來時,他注意到這小太監(jiān)研墨的手甚至沒有絲毫顫抖。自己突然發(fā)問時,他驚惶跪地,反應(yīng)激烈,可此刻看來,這整理文書的速度和條理,卻又不像是個真正愚鈍之人所能有的。
還有……那日回廊下,他迅速藏起那片枯葉的動作……
疑點像細小的泡沫,悄然浮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