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手持棍棒的官差沖入酒樓,將扭打在一起的兩伙人分開。
官差們對陳衙內(nèi)自然不敢怠慢,只將那黃衙內(nèi)一行人押解著,連同陳衙內(nèi)一起,帶回了建康府衙。
“有意思?!背绲澐畔驴曜樱瑢Ω蹬R淵道,“走,去府衙看看。”
建康府衙,大堂之上。
主審官乃是通判楊邦乂。
他坐在公案后,一張胖臉上堆滿了笑容,可眉宇間卻帶著一絲難以掩覺的憂慮。
通判一眼便認出陳安是前知府陳光邦的兒子,更是小心翼翼。
“堂下何人喧嘩斗毆?”楊邦乂明知故問,語氣卻頗為客氣。
那黃衙內(nèi)怒氣未消,上前一步道:“回稟官人,是那廝出狂言,辱罵我等北方人士為喪家犬,在下一時氣不過,才與他爭執(zhí)!”
楊邦乂的目光掃過黃衙內(nèi),本想呵斥兩句,卻見其衣著雖然有些狼狽,卻不失華貴,尤其是氣度不凡,隱約透著股京官子弟的傲氣。
他心頭一動,試探性地問道:“你……是從何處而來?”
黃衙內(nèi)一聽,略帶傲然地回答:“在下乃是戶部侍郎黃潛善之子!”
此言一出,楊邦乂的笑容頓時僵在了臉上。
黃潛善!那可是當朝戶部侍郎,雖然是新來乍到,但其父子身份擺在那里,豈是他一個區(qū)區(qū)通判能夠輕易得罪的?
楊邦乂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
一邊是金陵知府的兒子,自己的上司,在地方根深蒂固;
一邊是戶部侍郎的公子,前途無量。
兩邊都是他惹不起的存在!
楊邦乂清了清嗓子,眼神飄忽不定,支支吾吾道:“這……本官今日身體抱恙,且知府官人公出未歸,此案事關(guān)重大,牽扯甚廣,本官……本官不好擅自審理。不如……不如暫且擱置,待知府官人歸來,或稟明安撫使司,再行定奪……”
楊邦乂一番話,說了半天,總結(jié)起來就是一句話:我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