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安靜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在光滑的實木桌面上輕輕敲擊,發(fā)出極輕微的“篤、篤”聲。
他的眼神大部分時間落在杯中深色的液體上。
偶爾抬起,掃過羅俊涵的臉,目光沉靜,看不出明顯的情緒。
直到羅俊涵說完最后一個字,辦公室內陷入短暫的安靜。
只有陳默指尖敲擊桌面的輕響,像某種無聲的計時器。
羅俊涵的心,也隨著那輕微而規(guī)律的“篤、篤”聲,微微懸了起來。
陳默端起杯子,又喝了一口咖啡,才緩緩開口,羅俊涵聽著卻有一種無形的壓力:
“標準化和靈活性,永遠是一對矛盾。
就像做芯片,設計規(guī)則(drc)卡死了,良率才有保證,但太死板,又做不出突破性的架構?!?/p>
他頓了頓,目光變得銳利了幾分,直視著羅俊涵:
“老羅,你搞了十多年的系統(tǒng)實施,從研發(fā)到it,經(jīng)手的項目大大小小數(shù)百個。
你覺得,這個度該怎么把握
怎么讓那些習慣了‘野路子’的驕兵悍將,心甘情愿走進你劃好的格子里”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更像是一場關于管理哲學和領導藝術的考問。
羅俊涵放在膝蓋上的手微微握緊。
他知道,真正的“溝通”,此刻正式開始。
隨即他沉吟片刻,沒有立刻拋出教科書式的答案,而是結合了plm項目的具體困境:
“陳總,我覺得關鍵在兩點。一是‘格子’本身要畫得科學。
plm的流程和節(jié)點,不能是拍腦袋定的,必須深入理解業(yè)務痛點,讓規(guī)則本身能真正解決效率問題,而不是制造麻煩。
這點我們正在做,聯(lián)合業(yè)務部門梳理核心價值流,砍掉冗余環(huán)節(jié)?!?/p>
“二是讓人看到進‘格子’的好處。”
他語氣加重了幾分。
“光靠行政命令壓,反彈只會更大。
得讓他們嘗到甜頭。
比如,通過plm固化關鍵設計參數(shù),減少后期變更引發(fā)的連鎖反應;
打通數(shù)據(jù)孤島,縮短信息流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