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盤也很困惑,遲疑著說:“我剛剛看到這碗壁上突然出現(xiàn)一個拇指大的、穿青色襦裙的小娘子,給我嚇壞了?!?/p>
段知微默默給她塞上一顆薄荷涼糖解解暑。
長安的八月太熱了,把人蒸到開始說胡話了。
她們又坐上一回,眼見著午時過了,忙拉著曾阿婆躺下睡午覺,并且跟她約定,黃昏再過來與她一起出門尋竹夫人。
曾阿婆一個勁兒道謝,送二人出門,而后關(guān)上門,嘆一口氣,她在屋內(nèi)踱步一會,輕輕撫一下墻上褪色的舊傘:“好伙計哦,我這身子骨不行了,很快就要來陪你了。當(dāng)年咱倆一起在萬壽園看到的菊花甚美,也不知今年能不能再看到了?!?/p>
她再嘆上一口氣,把桌上段知微和阿盤動過的碗仔細洗好擦干凈,而后躺到床榻睡著了。
房間瞬間寂靜下來,只能聽到窗外掩蓋不住的蟬鳴,和曾阿婆輕微的呼吸聲。
供在案上缺頁的《華嚴經(jīng)》幻化出一個灰衣的光頭小沙彌,他對著青瓷碗責(zé)備道:“都怪你,剛剛差點被外人發(fā)現(xiàn)了。”
青瓷碗壁上緩緩爬出一個綠衣小娘子,她委屈道:“我一時沒注意”
地上的波斯毯卷了卷自己的毛邊,嘆氣道:“青奴到底去了哪兒,這三伏天,阿婆沒有納涼的東西可不行。”
屋內(nèi)的小物妖們嘰嘰喳喳一陣,見阿婆在榻上翻了個身,立刻又閉上了嘴,化回了原型。
誰是母親?嘗嘗松花糖……
長安八月的天如同孩童的臉,說變就變,剛剛還晴空萬里,突然又是一陣淋漓盡致的大雨。
段知微跟阿盤從曾阿婆的家中出來,還沒有走多遠,就正好被淋了一身,只好找了家書肆棄用的廈子避雨,那廈子許久沒有人打掃,一股兒刺鼻的霉味。
她跟阿盤互相拍了拍身上的雨水,坐下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消磨時間等雨停。
“這雨不知要下到什么時候。”
“昨兒個出了個黃昏陣,想來接下來幾日要連著下雨了。”
正說著,一黑色身影匆匆從坊間小路低頭跑過來避雨,那是位身著黑紗襦裙的年輕娘子,她應(yīng)該是沒料想到廈子里還有別人,一時猶豫不決起來。
“這位娘子,不用在意我們,這么大的雨淋shi了容易生病,請過來一起躲雨吧?!倍沃崆橄嘌?/p>
那黑衣女子原地躊躇了一會兒,想了想,還是走了進來。
長安仕女愛美,到了這炎夏,都愛挑舒爽的顏色穿,很少穿黑色,更何況這娘子戴著沉重黑紗的帷帽。從段知微的角度,只能隱隱看到她蒼白的皮膚,還有涂著烏膏的黑色嘴唇。
烏膏價貴,一般女郎舍不得買,而且從段知微這個現(xiàn)代人的審美下看來,把嘴巴子涂的黢黑,一點兒都不好看。
不過在這陰涼昏沉的雨天,一個渾身黑紗的女郎沉默的站在段知微身邊,卻隱隱給她帶來些不適。
這樣的氛圍會讓她聯(lián)想到一些不好的事務(wù),比如那幅被詛咒的名畫《畫中女郎》
她正自想著,一陣嬰兒的啼哭聲打破了陰沉的氛圍,她與阿盤奇道:“哪兒來的嬰兒啼哭聲?”
那黑衣娘子卻趕緊放下手中罩著布料的竹籃,籃子里躺著一個哇哇啼哭的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