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袍咬了咬牙:“如果是義務教育,那就是說讓國家出錢,讓這些教文化的或者是教武藝的人來做這些事,面向全民,那他們怎么會去好好地種地耕作呢?國家投入付出這么大的代價,值得嗎?”
老祖平靜地說道:“劉裕認為這是值得的,而且這些事,他說就是國家本應該去做的,不是說分給民眾土地,就是要他們交稅的,國家有義務也有責任去培訓百姓,讓他們掌握戰(zhàn)斗,管理還有生產的技能。只有百姓都有了文化,都會管理,都能有了組織在一起,進行生產,進行戰(zhàn)斗的覺悟和能力,那生產的效率才會大大提高,土地才能產出更多的糧食,對外的戰(zhàn)斗才能有更多的勝利,他說,只有開了民智,讓民眾也有意愿去把國家當成自己的小家一樣地去建設,去管理,有了足夠的熱情,也有足夠的能力,這種官民之間的矛盾才會減少,為了鎮(zhèn)壓民眾而投入的無效資源才能減少,才能迅速地官民一心,君臣合力,實現天下共治。”
斗蓬冷笑道:“想的倒是挺美,只不過,人的私心雜念不是他的這些美好理想所能控制和改變的,要是人人一心為公,都想成為圣人,那他這一套才可能實現,實際上,劉裕到目前為止,還是要以刺激人的欲望,要人人為已,給自己的小家謀取更多利益,這才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p>
“北府軍將士,或者說那些下等士族,成了他的新政之下
太古時期公無私
黑袍哈哈一笑,跟著說道:“是的,就是這樣,劉裕終究戰(zhàn)勝不了的,是人性中的貪婪和自私,即使是他想要幫助,想要解放的這些底層百姓,也不可能跟他一樣,在自己過上好日子好就想著去和別人分享,讓別人也過得更好,因為,他們會在潛意識里認為,別人上來了,過得好了,就勢必要侵犯自己的利益,讓自己過得不好,這就是人性啊?!?/p>
老祖靜靜地聽著黑袍和斗蓬的相視而笑,似乎這兩大神尊,在一起嘲諷起劉裕的空想政策,有一種興災樂禍的味道,久久,兩人的笑聲才平息了下來,他們看著老祖那冷淡的表情,似乎都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黑袍的眉頭微微一皺:“是弟子又判斷錯誤了嗎,還請老祖明示。”
老祖輕輕地嘆了口氣:“你們有這個想法,再正常不過,因為千萬年以來,世人就是這樣的想法,自私的本質,在于恐懼,恐懼失去現有的東西,潛意識里,以為別人都是要來占有自己的東西,讓自己過得不好。所以天生萬物,大多數都是這樣特立獨行,尤其是利害的猛獸,更是如此,因為他們足夠強大,很多時候不需要靠其他的同類來幫助也可以生存,所以不愿意與人分享,所以自私,所以它們明明有著比人類強大得多的身體條件,卻最后被成群結隊的人類所打敗?!?/p>
斗蓬的臉色一變:“老祖教訓得是,人類可以戰(zhàn)勝其他的猛獸,精靈,妖魔,就在于人類數量眾多,而且成群結隊,而且,人類雖然個體的力量不算強,弱于猛獸,更不用說妖魔,但是可以利用工具,能制作出各種武器,陷阱,可以擊殺大型的猛獸,這就是人類能成為天地之間,除了鬼神之外最強主宰者的原因,老祖,你是這個意思嗎,是要說人類的團結和堅強,才是最厲害的武器?”
黑袍不服氣地說道:“斗蓬尊者,我認為這些不過是因為人類在個體弱小,生存困難的時候,才不得不集中在一起,成為群體,非但人類如此,禽獸中也有不少這樣聚集成群的,從螻蟻到猴子,都是集結在一起,不是因為他們強,而是因為他們太弱了,不在一起無法生存和集體對抗強大的天敵。真正的猛獸如虎,豹,熊,羆這些,往往是只有以小家為單位,幾個在一起,不是群居而生活。一旦沒了強大的外敵,那一個群體內的動物也會互相爭斗,比如猴群,就得要打出一個猴王出來,這才是天地萬物生靈的本性,遇強敵則抱團求生,太平時則爭權奪利,而后者才是主流,因為自私是寫進所有物種骨子里的根本特性,非獨人類!”
老祖微微一笑,甚至輕輕地鼓起掌來:“黑袍尊者說得非常好,是的,這是所有生靈的共性,無論是人間的禽獸,人類,還是天下的神仙,還是地下的鬼怪妖魔,都是要優(yōu)先考慮自己,不過,你似乎還是忽略,或者說有意回避了一點,那就是你說自私是人的根本特性,大過一切,只有在生存面前,也才會暫時地讓步,但是請問,什么叫生存呢?打贏一次虎熊,活下來一次就是生存了嗎?那下次就沒有別的猛獸了?今天打到獵物了烤了吃,那明天吃什么?”
黑袍的眼睛微微地瞇了起來,若有所思地說道:“老祖的意思,是這樣的生存,是長期的,持久的,不是暫時的嗎?所以,為了長期地形成團體,形成族群,就會一直在一起抱團,不會分開嗎?”
老祖平靜地說道:“這些事情,你們作為神尊,是不能象凡人百姓或者說是世家士族那樣,想得太簡單的。人類之所以從個體變成了集體,聚集在一起,不是因為一時的受到外力的威脅,而是因為在這天地之間,想要生存,就得有穩(wěn)定的食物來源,就算沒有外界的猛獸虎狼來攻擊他們,他們也需要每天吃到足夠生存的東西,這就是生產。捕獵打漁是生產,摘集果實是生產,牛羊馬豬這些,包括狗,雞,都是被人類打敗,捕獵,乃至馴服的chusheng,不直接殺了吃,而是養(yǎng)起來,以后再宰殺作為食物,這些就是人類不停地為了生存而戰(zhàn)斗,而生產的過程,把外界的禽獸,變成了家養(yǎng)的牲畜,同樣,各種百草,異果中,分辨出了五谷,可以種植,可以長成莊稼,供人后續(xù)食用,而五谷可以儲存,可以放著兩三年后吃,這同樣是人類在和老天搏斗求生存的億萬年來得出的生產經驗。”
“所以,人類活著,說白了是為了生產,只有生產,才能生存,不是簡單的戰(zhàn)斗,打打殺殺。而單個人類,是無法完成這種生產的,哪怕是最早期的捕獵和采集,都得是成群結伙才行,這就叫人多力量大,也是人類作為群體而存在的根本原因?!?/p>
黑袍點了點頭:“老祖說得很有道理,只不過,您這樣是無法解釋所謂的自私,為何會在后面占了上風,按您這說法,那太古先民們在那樣困難艱苦的歲月里,都是能抱團求生,團結一心,為什么到了后來,反而會有私心,想要不勞而獲,想要統治別人呢?”
老祖微微一笑:“你說到私心這個,非常好,所謂的無私,其實不是沒有私心,而是說剩不下東西,采集來的果子,打來的獵物,在太古早期,都是非常難得的,可能一天的回報,都不能供部落里所有成員吃飽,于是只能吃了上頓沒下頓,一天下來有啥吃啥,所有的東西平均分配,不分老弱貴賤,這樣大家才會覺得公平,因為所有人都出了力了,回報也是一樣的。若是分配不公,哪怕是多勞者多得,少勞者少得,也會讓部落的成員覺得不滿,繼而有了分離之心,一旦分裂,那大家都活不下去了?!?/p>
由公入私緣剩余
斗蓬若有所思地點頭道:“是啊,聽老祖這么一說,我是有些明白了,您是說太古時期,人們本來是沒有私心的,聚集成為群體,成為部落的人們,有東西是一起分享,因為食物這些是不會有存留的,大多數時候,大家是吃不飽的,所有人也明白,只有團結協作,才能活下去,聚集在一起的群體,有所分工,女人體力弱,就是去制作工具,生兒育女,或者是從事比較安全的采集野果之類的事務,而身強力壯的男子,則是要承擔比較危險的打獵,捕漁之類的事,相對來說更多的要跟人或者獸進行戰(zhàn)斗,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分工合作,齊心協力地生產和生存,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自然也談不上私心了吧。”
老祖點了點頭:“是的,離了群體落單的人,無法生存,會很快地給別的野獸甚至是人類所捕食,所以,大家只能抱團求活,又因為沒有剩余的食物,所以談不上有私心可言,當然,一些小心思還是有的,比如集體打獵時為了避險而縮在后面,少出力,又或者是在一起采摘野果時,打造工具時少出點力,偷點懶,但這些本性中的小私心,并不影響大局,總體來說,在剩余食物,或者說剩余產品出現之前,人類總體上是無法自私的?!?/p>
黑袍追問道:“那么,又是從何時開始,有了您所說的剩余食物呢,按說這樣食不果腹,有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不是這么輕易結束的?!?/p>
老祖的眼睛微微地瞇了起來,說道:“太古之時發(fā)生的事,我也不是太清楚,但就我所知的一些信息來看,太古時的人類中,那些吸收了足夠靈力的人類英雄或者是首領,成為了
私有之后權力生
老祖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是的,其實從母系部落轉成父系部落,也是人類開始有私心,有私有財產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因為母系時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部落里每個男性族人都可能是自己的生父,而母親只需要撫養(yǎng)自己的孩子即可,用的是整個部落的公共資源,是公有的,所以在部落里出生的孩子,不管父親是誰,都是平等的,都是同樣的族人,這個時候,不太可能有私心?!?/p>
“可是到了部落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生存能力越來越強的時候,一切反而都開始變化了,先是因為有了更強的捕獵能力,掌握了生火的技術,于是虎狼猛獸不敢輕易接近人類的部落,每次打獵的捕獲也是越來越多,多到有剩余的獵物可以不用馬上吃掉,能養(yǎng)著等到食物短缺的時候再吃,慢慢地,這些圈養(yǎng)的牲畜就成了牛羊豬馬之類的家畜,成為部落的公有財產?!?/p>
“而隨著這個過程,能去打獵或者說能在部落之間的沖突中有戰(zhàn)斗能力的,身體強壯的男子,則是越來越成為部落的核心力量,而女人因為身體弱小,力量不足而漸漸地從生產與戰(zhàn)斗活動中退出,變成生兒育女,采果織布這些輔助類生產為主,于是男女之間的地位,開始失衡,雖然一直說國之大事,惟祀與戎,這個祀,是指對祖先的祭祀和對后代的生育養(yǎng)育,主要是女性來承擔的,但老實說,這種祀,是男女各自一半的,缺一不可,而戎,也就是戰(zhàn)斗與打獵之事,基本上只能男人來做。于是,軍事首領取代以前德高望眾,子女眾多的老母成為部落領袖,是必然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