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謀擴大
時間進入6月初,長江車行已經(jīng)運營十來天,一切發(fā)展順利。
這天李超下班,看到陳光良已經(jīng)喊好黃包車在等他,便立即加快步伐。
對于陳光良,一開始合作時,他就已經(jīng)不擺什么‘官’架子。
畢竟這個合伙人的本領(lǐng)、見識、學(xué)識都是非常好的,哪怕是不拉黃包車,一定也可以改變生活的。憑借英語、識字的本領(lǐng),陳光良去洋行找個工作問題不大。
“陳兄”
“李兄,一起吃個便飯。”
“好,請”
說是便飯,那就真是便飯,但至少也是有鋪面的小吃店或小炒店。
這個時代還有一種‘餐飲’,那就是沒有鋪面,挑著兩個籮筐,在小巷子里出售的餐飲。這種餐飲的價格非常適合底層人士,但衛(wèi)生條件自然堪憂。
但話說回來,陳光良一開始,中午也只能吃這種飯。
如今陳光良雖然還是在拉車,但每天賺六七毛,也是直接可以消費掉,不需要考慮存錢的問題。
別看這個時代挺亂的,但是物價卻算‘便宜’:
二號梗米一斤為八分,一個車夫一天的薪資可以購買五六斤大米;豬肉是二角八分錢,這玩意底層人士一個月可能吃個三四次;
1斤048元,煤炭1擔(dān)014元,煤油1斤006元,肥皂1塊005元,香煙1盒0036元,茶葉1斤
023元,活雞1斤037元,鮮蛋1個0027元,豆油1斤019元,食鹽1斤0043元,白1斤0096元,細布1尺0107元
陳光良現(xiàn)在一天賺六七毛(車夫的薪資),再加上還有十個大洋存款,自然可以偶爾好好吃一頓。
而,生煎饅頭、蟹殼黃等各種小吃,一頓下來也就兩角不到而已。
陳光良每天交給楊秀英兩角錢飯錢,是吃晚、早兩頓,晚上那一頓還有點肉的。
畢竟,大多數(shù)底層的生活費,一個月也才六七元的餐食費而已。
坐在露天的桌椅上,陳光良和李超吃著蟹黃包,和泡飯、醬菜。
這個年代,窮人吃大閘蟹,富人在茶樓吃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