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問題上,李世民更想解決關隴。
但根本的問題還是土地。
四爺就笑了,“動不了土地,但是,農(nóng)具的革新,開荒的代價在降低?!比丝谏?,荒地多的情況下,只要開荒田地就屬于自己,免除賦稅十年,還有多少人在為世家耕種?
不讓動田地是吧?那行吧!你親自下地種田去吧。人少地多,都過不好,這就會惡性循環(huán)。你能坐吃山空幾年?
桐桐:“……”要這么著,有十年功夫,還真就把這些世家收拾的差不多了。
可四爺說:“再下一步……”
桐桐:“……”還有呢?你說,我聽著。
“下一步,推翻所謂的’五姓七望‘在聯(lián)姻上的優(yōu)越感?!钡不靷€頭臉,都覺得能跟這樣的人家聯(lián)姻,那是鍍金。
這個認知得打破!
桐桐咀嚼的動作慢下來了,“可這個……又怎么辦到呢?”這是人長期以來形成的觀念,不是一朝一夕能打破的。
“那就由你這個前朝皇室勛貴,今朝一國國主,來主持修訂《氏族志》!這個不在于能修成,而在于你要修。修嘛,就得對各個世家進行品評!為了追求公平公正,咱們可以將考量標準甚至于評判過程,逐個世家的情況,都對外公布?!?/p>
“咱們制定評判標準?”
“當然!不推翻他們的標準,但也應該增加一些。比如,對社會的貢獻度,對社會的危害度……這個家族中的子弟做過什么好事要羅列,而他們家族中的子弟做過什么樣的壞事也一樣要羅列。將這些都公布出來,在華朝境內(nèi)可以討論,可以各抒己見……”
桐桐:“……”要么說還是你損呢!你這么著不就是把對方的皮給扒了嗎?
商貿(mào)來往如此頻繁,還有讓李唐送學徒來深造學習技術,人員交流也頻繁的情況下,這些東西怎么可能不傳到李唐。
一旦傳回來,不管是功臣出身、寒門出身、還是技術官員出身的,就說他們會不會推波助瀾吧?
人都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別說欺負誰誰誰這樣的事了,就算沒傷害他人,沒危害大眾,只一個不孝順父母,兄弟不和,夫妻不睦……繼母繼子、婆媳矛盾……哪個家里沒這些?
誰孝順不一定有人記住,但誰不孝順,這一定傳的很遠。
四爺這是沒砸人家的鍋,可卻把人家的鍋端起來,倒扣著,喊一群人來看人家的鍋底有多黑,以此來證明這一家有多么的臟。
名聲臟了臭了,你們還優(yōu)越個屁呀!
在政治、軍事、經(jīng)濟上全方面的打壓還不算,就得把人摁倒,把人的遮羞布往下一扒,啥都亮出來了才算完。
等黑的差不多了,誰還關注氏族志?誰再修氏族志都得挨罵。
什么士族?不過是一群衣冠禽獸罷了。
到了這一步,可以說……這就算是把士族打入地獄,再也無法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