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小滿食肆”開業(yè)的日子,沒有敲鑼打鼓的儀式,也沒宴請什么達官貴人撐場面。
只是在門口掛了串紅鞭炮,噼啪一陣響,透著喜氣。
門框兩側(cè)貼了張姜夫子親筆寫的“開業(yè)大吉”紅紙,墨字遒勁。
江小滿還邀了木青妍、上官夫人幾位相熟親朋好友來坐坐,簡單卻滿是人間煙火的熱鬧勁。
上官夫人怕她留在鋪子里會給江小滿添亂,待鞭炮放完,便與陳嬤嬤一起先回去了,省得江小滿還要分心照顧她們。
姜夫子摸著他的山羊胡子,一手牽著孫子姜俞嵐,一手領(lǐng)著小書童,慢悠悠往鋪子里走。
剛進門就聞見灶房里飄出的面香,他湊到被木欄圍著的半開放灶房前。
“小滿,你這食肆選的位置真好!往后我早食都不用在家開火,吃完直接去書院,順路得很!”
他的目光掃過木欄上貼的紅紙菜單,瞧見“開業(yè)獨家,蟹粉面,八十八文一碗”時,瞇著的眼睛瞬間瞪圓,嗓門都高了些,“給老夫來一碗蟹粉面!”
“祖父!”一旁的姜俞嵐拽了拽他的袖子,眼睛瞪得像圓核桃,“咱們是三個人來的,您怎么只點一碗呀?”
姜夫子斜瞥了孫子一眼,理直氣壯,“八十八文一碗的蟹粉面,料肯定足,咱們祖孫倆分著吃,留著肚子還能嘗別的!”
說罷,他的目光又被菜單上的缽缽雞勾住,指著灶邊紅油盆里泡著的食材,海帶結(jié)浸得透亮,藕片裹著芝麻,雞爪蜷著滿是膠質(zhì),立馬又喊。
“這些缽缽雞,海帶結(jié)、藕片、黑木耳、黃瓜片每樣來兩串,雞爪要五串!”
“冰豆?jié){來三份甜的,咸豆花要兩份,生煎包先上十個……”
姜夫子越點越起勁兒,視線突然落在灶上剛出爐的玉蘭餅上,金黃的外皮還冒著熱氣,他咽了咽口水,又補了句。
“這玉蘭餅也來……來三個!”心里卻暗忖著,要不是怕吃撐,定要一次點六個才過癮!
正在灶臺前翻煎生煎包的江小滿聽見這話,忍不住直起身擦了擦汗,笑著勸。
“師父,您快別點了!您就三個人,我看著給您上小份嘗嘗鮮就好,再多真吃不下了?!?/p>
她頓了頓,故意壓低聲音,“您要是再吃壞肚子,阿燼回來準(zhǔn)得絮叨您‘一把年紀(jì)還貪嘴’?!?/p>
“他還管得了老夫?”姜夫子嘴硬,卻悄悄收了收要繼續(xù)點單的手,只堅持,“那你每樣都給我來點兒,別多,嘗個味就行!”
“但那蟹粉面可得給我多盛些?!?/p>
“老夫吃遍大江南北的館子,還是頭回見蟹粉能跟面條搭著吃,你這丫頭,上次試菜怎么藏著沒讓我嘗!”
江小滿忍不住笑了,這蟹粉面能推出,還多虧了趙嬸。
前幾日她正愁食肆缺面條,想著去常買面粉的鋪子問問,能不能牽線找家面鋪每日送面。
沒成想趙嬸聽見了,立馬自告奮勇,“江娘子,我會做!”
“聚鮮樓后廚的面條,之前基本都是我搟的,抻面、搟面、切面都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