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義把生煎包遞給挑夫,那兩人咬著酥脆的外皮,鮮汁順著指縫往下淌,他們二人趕忙吸溜著連指尖的油都舍不得擦。
等吃完最后一口,其中一個挑夫立馬朝著巷口扯著嗓子喊,“老周!快過來!這兒的生煎包比聚鮮樓的湯包還香,錯過可就虧了!”
不過半盞茶的功夫,食肆里就坐滿了人。
木青妍帶來的書生剛吃完蟹粉面,就忍不住拉著同桌拼桌的人推薦,“這蟹粉面鮮得能掉眉毛!蟹肉給得足,面條又筋道,我從未吃過這么鮮美的面條,你們快嘗嘗!”
穿藍布衣裳的婦人帶著孩子來食肆,點了碗馉饳和兩個生煎包,孩子吃得滿嘴油,拽著她的衣角晃。
“娘,這生煎包比隔壁包子鋪的包子好吃!咱們明天還來好不好?”
小翠在前廳里穿梭得像只靈活的小燕子,一邊招呼著客人,一邊收著銀子,時不時地還幫忙收拾桌子。
剛給這桌算完賬,那桌就舉起手喊,“掌柜的,再來十個生煎包!”
“掌柜的,再來一碗蟹粉面,多放蔥花!”
“掌柜的,再來五個玉蘭餅,打包帶走?!?/p>
她忙得額角沁出薄汗,卻笑得眉眼彎彎,這熱鬧勁兒,比她之前在翠紅樓打雜時,心里踏實多了。
灶房里更是忙得腳不沾地。
趙嬸搟面條的手沒停過,案上的面團一會兒就變成細韌的面條,下鍋、撈起、澆湯,一碗碗陽春面、蟹粉面接連端出去。
阿義守著生煎包的鐵鍋,翻面、控油,汗水順著額角往下滴,浸濕了胸前的布衫。
江小滿在他身側(cè),手指翻飛地包著生煎包,面團、肉餡在她手里捏兩下,就成了圓鼓鼓的生煎坯,擺得整整齊齊。
阿武挑水的腳步跑得飛快,剛把水缸灌滿,又被阿義喊去幫忙搬蒸籠,“阿武哥,快!小籠包要不夠賣了!”
話音剛落,又有一波客人往食肆里涌,木青妍見狀,立馬拉著姜俞嵐挽起袖子。
“俞嵐,咱們來維持秩序,讓客人排好隊,別擠著孩子!”
兩人站在門口,一人拿著紙筆登記外帶,一人引導客人入座,原本有些混亂的隊伍很快就規(guī)整起來。
排隊的人從門口一直排到巷口,有個賣菜的大娘拎著空菜籃子拍在隊尾,踮著腳往食肆里瞅,跟前面的婦人搭話。
“我今早路過就聞見香味了,這不,賣了菜特意再來,沒想到竟要排隊了!”
“你知道里頭除了生煎包,還有啥好吃的不?”
“聽說有蟹粉面,就開業(yè)這一天有,好多人都是沖這個來的!”
而此時,巷口的樹影里,一個穿灰布短打的漢子正盯著食肆的方向,他正是石俊凱派來的伙計。
他看著食肆門口排隊的人越來越多,聽著食肆里傳來的笑聲、吆喝聲,臉色陰沉,轉(zhuǎn)身就往聚鮮樓跑。
聚鮮樓的賬房里,石俊凱正捏著賬本聽賬房先生匯報,眉頭越皺越緊。
聚鮮樓分店開業(yè)前三天,流水確實亮眼,幾乎抵得上老店的營收。
可這幾日,流水一天比一天少,哪怕推出“湯包買二送一”的活動,客人還是寥寥無幾。
聚鮮樓分店開業(yè)前三天,生意確實不錯,那三日的流水都快抵得上聚鮮樓老店的了。
可這幾日,流水一天比一天低,哪怕有買二送一的活動,也不見增加。
就在這時,灰布活計氣喘吁吁地跑進來,說話的聲音都在發(fā)顫,“少東家!少東家!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