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錦率先出頭,即便比不過《水調(diào)歌頭》,誰也不會真為此去貶低她一個弱女子,何況她還討巧的沒有延續(xù)中秋詞,而是祝壽詞,文采也不錯。
雖然有拍馬屁的嫌疑,但只看皇后的表情就知道拍成功了。
齊學(xué)士率先道:“王妃此詞寓意宏大,氣象萬千,翰林院可收錄之?!?/p>
說完,他心頭一跳,下意識看向李首輔,見他沒出聲才放下心。
他不想再臉疼一次。
不少文官笑跟著附和。
先顯皇家氣象,又喻皇后賢德,連皇后容姿都夸了一嘴,最后的“四海齊瞻坤儀,山河長奉慈恩”堪稱點睛之筆。
拍馬屁的詩能拍到這份上,還同時兼具文采意象,收錄進(jìn)翰林院不吃虧。
臉色好看了些的永隆帝也不由想起了一個人:“周大儒曾在朕萬壽之時作過一首詩,你這首倒頗有他的風(fēng)范?!?/p>
崔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妾身是周大儒的關(guān)門弟子,想是繼承師父之風(fēng)。”
永隆帝目光微訝:“難怪。”
文采斐然,拍馬屁拍得渾然天成,師徒一脈相承。
蕭臨也意外地看向崔錦,他從未聽崔錦提起過此事。
但搬出了德高望重的周大儒,晉王黨也不得不吞回質(zhì)疑崔錦造假的話。
蕭臨也是有意思,一個是胸?zé)o點墨,抄襲旁人給自己添光的無恥惡女,一個是不張揚不冒頭,卻內(nèi)涵文墨都兼具的大儒之徒,無論怎么對比,都該是后者占盡優(yōu)勢,偏偏蕭臨寵前者寵得滿京皆知。
有不少晉王黨目光掃過林昭寡淡的臉,沒有了文武雙全的光環(huán)加成,她那張臉最多算小家碧玉。
蕭臨是真瞎吧?
希望他能一直瞎。
林昭被他們的譏諷目光刺得恨不能鉆進(jìn)地縫里去,只有死死掐住手才能勉力維持冷淡無事的模樣。
她心中恍惚,覺得好像在做夢,又被燈火通明的大殿襯得幾欲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