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孫兒拙見,譬如拿錢丞相那邊來說。想維持這么大的自上而下的官僚鏈條,不是只靠著錢相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他說一句話就有人替他賣命,憑什么?”墨珣說著都有些想笑,“錢相手中沒有別人想要的東西,或者沒有別人的軟肋,又有誰愿意當(dāng)他的走狗?”
依附丞相或者是太尉,無非就是想在官場仕途上走得更順,要么就是為了以權(quán)謀私。至于是什么私欲,暫且不提,但要說真正無所求,墨珣不信。
林家作為皇家首飾的采買,應(yīng)當(dāng)也是油水不少,才會被人這么盯上?;噬痰淖饔貌⒉恢皇菫槌⒅棉k購買物資,他們在一定時候,比如戰(zhàn)亂、災(zāi)年,都是會幫著朝廷出一份力的,這也是朝廷允許并且支持他們存在的一個原因之一。
“只要侯爺一閉眼,林家就當(dāng)真是砧板上的魚肉了。”這樣的結(jié)論一出,墨珣立刻抿緊了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林家一倒,林醉也好不到哪去。但墨珣現(xiàn)在兩手空空,想幫林醉也沒那個能力。就是不知道對方只是想要這個“采辦”還是想斗倒整個林家了。
越國公顯然也跟墨珣想到一處去了,兩人對視了一眼,一時間竟有些同情林家。
俗話說的,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爺孫倆苦惱了好一陣子之后,越國公才猛地一拍桌,“我倆在這胡思亂想什么?這不都還沒個定論嗎?而且你是怎么回事,怎么對林家的事這么較真?”越國公發(fā)覺,自打他認(rèn)識墨珣以來,墨珣似乎沒有對某樣?xùn)|西表現(xiàn)出特別濃厚的興趣。就拿考科舉來說,墨珣給他的感覺就是——別人都考,那我也去考吧;別人也讀書,那我就去吧;別人進(jìn)官學(xué),那我也進(jìn)吧。
墨珣歪著頭,“不是祖父先提的嗎?”因果什么的,墨珣連林醉都不說,又怎么會告訴別人知道?
越國公讓墨珣這么一反問,仔細(xì)一想,倒也是?!澳蔷筒还芰耍瑒e人家的事想那么多做什么?!?/p>
“不過昌平郡君似乎是爺爺?shù)拈|中密友呢?!蹦憽班拧绷艘宦暎狭藗€長音??此圃谒伎?,實則是提醒越國公:林家有點什么事,你還是得盯著。
若說越國公沒聽出來倒也罷了,可偏偏他就是聽明白了,才覺得墨珣這混小子,由始至終都沒跟他說過一句實在話。氣也只是表面,畢竟墨珣的性格與他年輕時完全不同,甚至更為沉穩(wěn)。一時沖動是很容易壞事的,像墨珣這樣將事情剖開來看反而更適合做官。
正是因為看得透,所以才對所有的事都報以無所謂的態(tài)度。
這樣很不好。
越國公覺得墨珣似乎與這個世間格格不入,看似沉靜的神情下面是漠視。他剛想張口問點什么,墨珣便率先脫口而出,“若真有人想針對林家搞什么動作,恐怕不止會只有這么一回。朝廷里可能也會有什么大動靜?!?/p>
如果真是官商勾結(jié),不可能只有林家這么一點小波小浪的。
“難道是立儲?!”越國公將這句話反問出口時,自己都嚇了一跳。其實不是最近,而是很早之前,朝臣已經(jīng)開始上折,讓宣和帝早日定立儲君,以免夜長夢多。
這段時間立儲的事被建州貢院起火的案子壓下去了,沒人敢在宣和帝的面前提起立儲的事去觸宣和帝的霉頭,這也使得越國公一時間竟把這茬忘了。
墨珣聞言,將眼睛一睜,“應(yīng)當(dāng)是了?!彼m然心中覺得越國公這記性也是挺差的,但卻沒有明面上說出來。拿立儲這種事來說,如果越國公不提,像墨珣這種平民百姓恐怕只會等到詔書出來的時候才知道到底立了哪位皇子為太子。
立太子不是皇帝高興立誰就立誰的,否則宣和帝也不會將立儲一事一直拖到現(xiàn)在。
墨珣雖然不知道宣和帝究竟幾歲,但之前與越國公討論或是閑談時,能從越國公的話語中聽出一些來。宣和帝的年齡必定不會比越國公大,畢竟越國公是前朝老臣也不過年近五十;而錢丞相又是宣和帝的外祖父,本朝的約定俗成為“文武官七十以上者,皆聽致仕1”,也就是說錢丞相的年齡并不到七十歲。就算他早早取夫生子,而太后則十三歲選秀進(jìn)宮再生宣和帝,那宣和帝也就三十出頭吧?
不過雖然規(guī)定七十十致仕,但大多數(shù)的官員都是終身制的,干到干不了為止,有好些還活不到七十歲呢。
再者,就算立了太子,之后不也還有廢棄的時候?就像宣和帝,在先帝在世的時候并不是太子,甚至連錢丞相一開始都不看好他。最終要不是文信王染了重病藥石無靈,錢丞相也不會轉(zhuǎn)而扶持宣和帝上位了。
話雖如此,但爭奪儲君一位的派系仍是很多。畢竟太子繼承王位,那就是正統(tǒng)。日后有別的皇子來爭奪,那也是叛亂,為天下人所不恥。否則不會有那么多人打著“清君側(cè)”的旗號,為自己正名了。
而在朝為官的大臣,想要自己的家族生生不息,僅僅只是朝中有人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后宮也需要有人能給皇帝吹吹枕邊風(fēng)。后妃雖然不干政,但往往他們的一句狀似無心的話也會改變一個王朝的歷史。
大多數(shù)的朝臣都十分懼怕?lián)Q皇帝,這就跟你好不容易孵著的雞蛋快破殼了,突然又換了個蛋給你孵一樣。譬如越國公,雖然是先皇的心腹,但在宣和帝這邊他就完全排不上名了。而一個朝廷的最大的人員變動就在新老皇帝交替的時候。所以,也有句話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