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渡劫老祖的科舉官途 > 第416章(第1頁)

            第416章(第1頁)

            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4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5。

            在稅收方面,墨珣提到“王者之法:等賦、政事,財萬物,所以養(yǎng)萬民也6”。要從客觀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各地方上的實際情況擬定征稅的額度。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論。

            至于宣和帝想要擴張版圖……墨珣又以荀子言論為例,提出“天下無王,霸主則常勝矣”這一觀點。

            第二題比第一題可刁鉆多了:任誰都知道現(xiàn)在還沒有立儲,宣和帝此時問了個與太子、諸王有關(guān)的題,考生們稍有不慎就很容易會陷入誤區(qū)。

            墨珣將答完的卷紙放到一旁用鎮(zhèn)紙壓住,這才開始思考第二題該從何處著手。

            他雖然曾在國子監(jiān)中與幾位皇子有過同窗之誼,可時間畢竟不長。他對幾個皇子的人品和才學(xué)也都是從別人那里聽來的,作不得準(zhǔn)。而這樣一道題,并不是在問他們哪一位皇子更適合當(dāng)太子。

            “定分”一詞出自《荀子·非十二子》,簡單來說就是“確定名分”的意思。

            因為宣和帝一直拖拖拉拉不愿意立儲,而朝臣們又持有相反的觀點,所以墨珣覺得這題確實不大好寫。反對立儲的話,殿閣那邊過不去;支持立儲的話,宣和帝那邊過不去……若是兩邊都想討好,最后可能兩邊都會落空。

            首先不能說宣和帝老,只能是正值壯年。但又因為宣和帝壯年,所以不立儲看似也可行……

            就很煩。

            墨珣低著頭,皺起眉,盯著考題,手上卻沒有動作。

            自古以來都有“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說法,也就是要以禮為先。然而,宣和帝本身就不是嫡長子,想來他對于這個宗法制度應(yīng)當(dāng)也并不是很在乎了。

            想到這里,墨珣忽然意識到自己好像把自己的主觀意識帶入到了宣和帝身上。在他們玄九宗,立掌門便以德才兼?zhèn)錇槭走x,其次才是修為。否則,以九霄的境界,想要當(dāng)上這個掌門恐怕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他從未被束縛在紅塵俗世之中,自然也不認(rèn)為這個宗法制度對于一個王朝和皇帝來說是否根深蒂固。

            盡管宣和帝給墨珣的感覺是十分抗拒立儲的,但墨珣沉思了一陣之后卻猛然意識到宣和帝對立儲應(yīng)該很矛盾才對。

            先皇還在世的時候便立有太子,然而最終卻輪到了宣和帝即位,可想而知中途又發(fā)生了多少變化。關(guān)于前朝皇子們爭奪皇位的事,越國公與趙澤林就沒怎么跟墨珣提過。而且,任誰也沒料到殿試會考這樣一道題。

            當(dāng)初從先帝垂危開始便陸陸續(xù)續(xù)死了很多人,宣和帝與他的兄弟們明爭暗斗,到現(xiàn)在宣和帝即位,王爺們死的死、殘的殘……若說宣和帝想看到自己的兒子們重蹈覆轍,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但他也很清楚,就算早早地立儲,也絕不可能會斷絕皇子們的覬覦之心?;饰贿@樣一個東西,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極具吸引力的。

            墨珣想著想著,忽然靈光一閃——他似乎想到著手點了!適才他一看到試題,整個心神都放在了“太子”和“諸王”兩個詞上,此時轉(zhuǎn)念一想,難道不是“定分”才是重點嗎?至于誰當(dāng)太子,誰當(dāng)王爺,這不就是宣和帝自己的事了?

            待墨珣將自己的主要觀點簡明扼要地列在了草稿紙上之后,這才開始埋頭在試卷上揮毫起來。因為思考得過于認(rèn)真,等到他將兩道策論題寫完了之后,竟還真覺得有些餓。墨珣將自己的卷子檢查了一遍之后,這才開始看向擺在殿內(nèi)的漏壺。此時離收卷還有近一個時辰的時間,而宣和帝自打早上離開之后便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了。

            墨珣不欲再等,便示意巡綽官,自己要起身交卷了。像墨珣這樣主動交卷和時間到了強制收卷不同,他需要自行起身將卷子交到受卷官手上。而且,他并不是此次殿試交卷的第一人,早在他之前便已陸陸續(xù)續(xù)有三四名考生交卷。

            他將試卷遞給受卷官之后,受卷官便低頭開始檢查墨珣的姓名、號牌等信息,無誤之后,這才遞給墨珣一個牌子,讓他得以離開大殿。

            墨珣與之前那些考生不同,他畢竟是會元,正坐在第一排的首位,他一交卷,殿內(nèi)的氣氛立刻變了個樣兒。離墨珣較近的幾個,也就是會試排名前幾名的貢士,此時一個個繃直腰背,緊盯試卷,強行讓自己集中精神,不要被“墨珣交卷”的事影響到。

            墨珣拿了牌子,跟隨內(nèi)監(jiān)的指引,從太和殿側(cè)繞了出去。他此時得空,自然也有閑工夫去瞎想一二:在他之前交卷的考生,其實不見得就是勝券在握,反而只是因為覺得自己繼而無望,不如早早交卷離去,也省得在殿內(nèi)“遭罪”。倒不是墨珣對自己自信過頭,只是這殿試一甲向來出自會試前十,會試排在后頭的那些考生在殿試上不會黜落,也得不了一甲,自然也就沒必要再浪費時間了。

            盡管越國公在御史臺,但墨珣此時卻也只能自行出宮,不得隨意在宮內(nèi)行走。領(lǐng)著墨珣出來的內(nèi)監(jiān)看起來年紀(jì)不大,至始至終都在前頭不緊不慢地走著,一句話也沒說。兩人一路疾行,行至太和門之后,小內(nèi)監(jiān)才伸手指著午門的方向?qū)δ懻f:“奴才便送到這里了,請貢士由此自行出宮。不要在宮內(nèi)逗留,不要隨意走動,以免沖撞了貴人?!?/p>

            已完結(jié)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