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飛燕,龐太師第三女、龐貴妃胞妹,亦是包拯在隱逸村結(jié)識的朋友。
聽聞皇上限包拯三日內(nèi)破案,她怒氣沖沖地闖入御書房,直斥天子:“皇上怎能如此!這分明是要置他于死地!”
見皇上置之不理,飛燕竟上前奪過御筆批閱的奏章,執(zhí)意要皇上收回成命,或是寬限至三月乃至三年。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皇上抬眸冷聲道,“若要很長時間才能破案,朕何必倚重一個無名小子?”
飛燕這才驚覺,自己當初舉薦包拯,反倒弄巧成拙將人推入險境。
她又氣又急,扭頭便拂袖而去,全然不知皇上的真正籌謀——借包拯之手,徹底掙脫龐太師的權(quán)柄枷鎖。
待飛燕走后,貼身太監(jiān)輕聲道:“陛下,如今朝堂大半是龐太師黨羽,您確實需招攬賢才與之抗衡。
若包拯能破此案,您便可名正言順委以重任,為江山社稷用些非常手段,絕非自私無情?!?/p>
皇上輕嘆頷首:“朕也是別無他法。逍遙侯李蓮花倒是聰慧又有能力,可惜他不愿入朝為官,如今八王叔不在京中,只希望他能盡力幫包拯渡此難關(guān)。”
另一邊,飛燕悄悄往包拯下榻的客棧遞去紙條,以“兇手線索”為引,將人誘至郊外。
她早已備好一匹千里馬,甚至偷出父親龐太師的出關(guān)令牌,一心要包拯逃走,免得三日之期一到,落得個發(fā)配充軍的下場。
可這份好意,終究被包拯斷然拒絕。
入夜后,包拯正伏案推敲案情,窗外又飄進一張紙條。
他以為仍是飛燕胡鬧,依約趕往千里湖邊,卻未料暗處的張京突然撲出,掐住他的脖子。
“你約我來,竟是要殺我?”包拯艱難地問道。
“沒錯?!睆埦┭鄣状阒?,“上次說遇鬼,不過是騙你的幌子。
在這里殺你,人人都會以為是女鬼作祟,誰會懷疑到我頭上?”
千鈞一發(fā)之際,展昭疾步趕到,只幾招便將張京制服。
包拯驚魂未定,喘息著問:“展……展昭,你怎會在此?”
“我見了那張紙條,放心不下,便跟來看看?!?/p>
展昭扶住他,“包大哥,現(xiàn)在怎么辦?”
“把他押去開封府?!?/p>
可到了開封府,張京只認蓄意謀殺包拯之罪,對另外兩名考生的死卻喊冤不認。
府尹何大人耐不住性子,當即就要下令大刑伺候,包拯卻突然出聲阻攔:
“張京并非真兇。第二個死者向天問才學遠不及他,他若只為爭狀元,根本無需對向天問下手?!?/p>
“包拯啊包拯!”何大人沉下臉,“如今認定張京是兇手,你能交差,我也能交差,否則兩日后掉腦袋的就是你!”
包拯眼神堅定,寸步不讓:“人命關(guān)天,豈能敷衍了事?”
府尹見他油鹽不進,只得暫且將張京收監(jiān),等著包拯查出真兇再行再審。
另一邊,龐太師府內(nèi)燭火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