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的第一場雪落進焉耆糧倉時,蘇明軒正蹲在玉倉前,看著底層的蛇形礦脈圖出神。圖上的“泉眼之母”被紅瑪瑙標出,位置在帕米爾高原的冰川下,像顆藏在雪地里的心臟。糧倉外傳來駝鈴聲,是疏勒商人帶來的急報:冰川附近的牧民說,最近總在夜里聽見冰層下有“咚咚”聲,像有人在敲冰,還看到過綠色的光從冰縫里滲出來。
“柳姑娘說那是地熱?!鄙倘舜曛鴥黾t的手,往爐子里添了塊和歡谷的秸稈炭,火苗“騰”地竄起來,映得他臉上的皺紋忽明忽暗,“可牧民們怕啊,說那是‘谷中鬼’在刨冰,要把泉眼的水都引走。”
柳氏正在檢查糧倉的防寒措施,用和歡谷秸稈編成的草簾厚得像棉被,裹在倉壁上,連風都鉆不進來?!澳挠惺裁垂?,”她拍掉手上的草屑,指著墻角的溫度計——那是蘇明軒從長安帶來的西洋玩意兒,水銀柱穩(wěn)穩(wěn)地停在恒溫區(qū),“是礦脈的熱氣在冰下流動,敲冰聲是熱脹冷縮的動靜?!?/p>
話雖如此,夜里糧倉還是出了怪事。守倉的老漢說,三更天時,看到谷堆里站著個影子,很高,穿著破爛的盔甲,手里拄著根長矛,矛尖上挑著顆谷穗,穗粒是黑的。“我喊了一聲,影子就鉆進谷堆里不見了?!崩蠞h的手還在抖,懷里揣著塊玉佩,是于闐玉倉的仿制品,據(jù)說能驅邪,“第二天檢查谷堆,真發(fā)現(xiàn)了些發(fā)黑的谷粒,像被什么東西啃過?!?/p>
蘇明軒讓人把發(fā)黑的谷粒收好,送去給王院判檢驗。王院判的醫(yī)帳里,正用顯微鏡觀察那些谷粒,發(fā)現(xiàn)外殼上有細小的齒痕,不是老鼠咬的,更像某種昆蟲的顎印。“這是‘噬谷蟲’,”他指著顯微鏡下的蟲蛻,“以前只在西域的古墓里見過,以陳年谷種為食,怎么會出現(xiàn)在新谷倉里?”
蟲蛻的顏色泛著金屬光澤,用銀針一挑,竟拉出根極細的銀絲,與蛇形兵符的材質相同?!笆菑牡V脈里鉆出來的?!绷贤蝗幌肫鹩駛}底層的礦脈圖,“泉眼之母的位置,肯定有個古墓,蟲是從墓里出來的。”
帕米爾高原的冰川下,果然藏著座古墓。墓室的石門上刻著鳳主母族的蛇紋,與兵符上的紋路完全吻合。蘇明軒帶著親兵鑿開冰層進去時,看到墓室中央擺著個巨大的石棺,棺蓋縫隙里滲著黑色的粉末,正是老漢看到的黑谷粒。
“小心,”柳氏攔住想掀棺蓋的親兵,“這粉末有毒,是噬谷蟲的糞便,混著鬼稻的孢子?!彼屓擞煤蜌g谷的秸稈灰鋪在地上,粉末遇灰立刻變成綠色,像被點燃的磷火。
石棺里沒有尸體,只有個青銅匣子,里面裝著卷獸皮地圖,標注著西域所有鬼稻母本的埋藏點,每個點旁都畫著只噬谷蟲。“這是鳳主當年留下的,”蘇明軒展開地圖,發(fā)現(xiàn)最密集的埋藏點在蛇穴谷,“她怕鬼稻母本被人毀掉,用噬谷蟲看守,蟲以谷種為食,又能傳播孢子,真是陰毒。”
更可怕的是,匣底刻著行字:“冬藏滿,蟲噬倉,一粒黑,萬倉荒?!蓖踉号辛⒖堂靼琢耍骸笆晒认x能在谷堆里冬眠,開春后會大量繁殖,啃食和歡谷,還會把鬼稻孢子帶到新谷種里!”
清理古墓的同時,柳氏讓人在所有谷倉里撒上抗生菌粉末。這種改良后的菌體能吸引噬谷蟲,卻不會被它們啃食,反而能在蟲體內(nèi)繁殖,讓蟲失去繁殖能力?!熬拖窠o蟲子做絕育手術,”她看著菌粉在谷堆里慢慢擴散,“比直接殺死它們更徹底?!?/p>
烏孫的姑娘帶著牧民們用秸稈編織防蟲網(wǎng),網(wǎng)眼細密,正好能擋住噬谷蟲。“針娘的信里畫過這個,”姑娘指著網(wǎng)眼的紋路,“說是照著泉眼的水紋編的,蟲子鉆不進去。”她們還發(fā)明了“蟲鳴器”,用掏空的谷稈做成,吹響時發(fā)出的頻率能驅趕噬谷蟲,聲音像極了和歡谷在風中的搖曳聲。
龜茲的樂師們把防蟲網(wǎng)的紋路編成了樂譜,彈奏時真能讓谷倉里的噬谷蟲往外爬。“這叫‘驅蟲謠’,”樂師首領撥動琴弦,“以前用琵琶鼓舞士氣打仗,現(xiàn)在用它保護糧食,倒也不算辱沒了手藝。”
于闐的玉匠們在玉倉外雕刻了座石碑,上面刻著噬谷蟲的樣子和防治方法?!耙屪訉O后代都記得,”老玉匠說,“守糧比守玉難,得時時上心?!笔牡鬃菈K巨大的吸風石,能吸附谷倉周圍的濕氣,讓噬谷蟲難以生存。
疏勒的商人把所有運輸谷種的駱駝都掛上了香囊,里面裝著和歡谷的秸稈灰和硫磺,既能驅蟲,又能標記路線。“只要跟著香囊的味道走,就不會走錯糧倉?!鄙倘说馁~本上,多了一頁“防蟲開銷”,記錄著各國購買抗生菌和防蟲網(wǎng)的賬目,最后寫著“皆記賬上,秋收后用新谷抵”。
王院判的醫(yī)帳成了臨時的“蟲情站”,每天都有各地送來的噬谷蟲樣本。他在樣本瓶上貼滿了標簽,標注著蟲的大小、顏色、活躍度,像在給蟲子寫“病歷”。“你看這只,”他指著一只行動遲緩的蟲,“吃了抗生菌的孢子,已經(jīng)快不行了?!彼幭淅锏目股鷺颖?,此刻成了最珍貴的“藥”。
雪停的時候,最后一批噬谷蟲被清理干凈。蘇明軒站在蛇穴谷的古墓前,看著親兵們用水泥封死墓門,水泥里混著大量和歡谷的秸稈灰。“這樣就再也爬不出來了。”他拍了拍封死的墓門,上面的蛇紋被灰漿覆蓋,只露出半截,像條被凍僵的蛇。
柳氏把青銅匣子里的地圖燒成了灰,撒進泉眼?!白屵@些陰謀,都變成滋養(yǎng)谷種的肥料吧?!比鄣乃娣浩饾i漪,映出她身后的人影——是針娘的輪廓,正彎腰往水里撒著什么,細看竟是些金黃色的谷種,落水后立刻長出嫩芽,順著水流往西域的方向漂去。
回糧倉的路上,蘇明軒看到每個谷倉的門口,都掛著串和歡谷的干穗,穗粒飽滿,在風中輕輕搖晃。守倉的老漢說,這是“鎮(zhèn)倉穗”,能保佑糧食平安過冬。他還說,夜里偶爾能聽見谷堆里有“窸窸窣窣”的聲音,不是蟲子,是谷種在悄悄生長,等著開春破土。
“你說,針娘會不會也在哪個谷倉里?”柳氏突然問。蘇明軒望著遠處連綿的糧倉,在雪地里像一串珍珠,突然笑了:“她在不在都一樣,這些谷倉,這些谷種,早就把她想說的話,都種進每個人心里了。”
夜色漸深,焉耆的主糧倉里,玉倉上的紅寶石谷穗在月光下閃閃發(fā)亮。糧倉外,噬谷蟲的鳴叫聲已經(jīng)消失,只有風吹過秸稈簾的“沙沙”聲,像無數(shù)粒種子在輕輕呼吸,等待著春天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