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奎的密信,如同一顆投入湖心的石子,在崇禎皇帝心中激起了滔天的波瀾,也同樣在坤寧宮內(nèi),攪動了一位少女的心弦。
長公主朱媺娖,將周奎帶回來的那半袋土豆和一袋玉米,視若珍寶。她命御膳房的小太監(jiān),按照周奎描述的方法,將土豆或蒸或煮,將玉米磨成粉,做成窩頭。
當(dāng)那樸實(shí)無華,卻又帶著一股大地芬芳的食物,第一次出現(xiàn)在她面前時,她的小臉上,寫滿了新奇與鄭重。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個蒸熟的土豆,剝開薄薄的外皮,學(xué)著信中描述的樣子,輕輕咬了一口。
那綿密香甜的口感,瞬間就讓她那雙明亮的眼睛,彎成了好看的月牙。
“真好吃……”她喃喃自語。
她又嘗了嘗那個用玉米面做的窩頭,雖然口感有些粗糙,但那股獨(dú)特的谷物香氣,卻讓她覺得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來得踏實(shí)。
她無法想象,就是這樣好吃又管飽的東西,竟然能在一畝貧瘠的土地上,長出成千上萬斤。
而那個創(chuàng)造了這一切的人……李睿。
這個名字,連同周奎信中那些充滿了傳奇色彩的描述,像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在她的腦海中不斷地展開。
她仿佛能看到,那個年輕的官員,是如何在荒原上,指揮著百姓開墾田地;是如何在高爐前,迎著熊熊的烈火,鍛造出神兵利器;又是如何在萬眾矚目之下,用雷霆手段,斬殺那些魚肉百姓的貪官污吏……
這是一個與她生活中所見過的、那些循規(guī)蹈矩、暮氣沉沉的朝臣們,完全不同的人。
他身上,有一種她從未見過的、朝氣蓬勃的、充滿了創(chuàng)造力的生命力。
這種感覺,讓她感到無比的好奇,甚至有那么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向往。
尤其是當(dāng)她得知,父皇和朝中的大臣們,正在為如何處置這個“功過難辨”的李睿而爭吵不休時,她的心中,更是生出了一股強(qiáng)烈的沖動。
她想親眼去看看。
她想親眼去看一看,那個被周奎形容為“世外桃源”的寧遠(yuǎn)衛(wèi);她想親眼去看一看,那萬畝良田春耕的盛景;她更想親眼去看一看,那個名叫李睿的年輕人,究竟是不是像信中所寫的那般,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
這個念頭,一旦生根,便如雨后的春筍般,瘋狂地生長起來,再也無法遏制。
于是,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朱媺娖將自己最信任的侍女和周奎,召到了自己的寢宮。
“周大哥,我想……再去一次遼東?!?/p>
少女的聲音雖然輕柔,但語氣卻異常的堅(jiā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