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因為今天來的人太多了,所以還是搞了限流。
第一批參觀群英樓的,自然是朱元璋,朱吾適和勛貴們了。
說是群英樓,實際上就是個公園,占地面積還不小。
群英樓建在公園的正中間。
進(jìn)入公園大門,最先看到的第一塊碑,就是群英樓的來源。
這里主要突出了朱吾適,是他建議的,也是他組織修建的。
再往里走,公園里還立著很多碑。
每一塊碑上,都記載了一段歷史故事。
故事從朱元璋開始。
第一個碑上就記載了朱元璋的出身,以及他童年時困苦的生活。
一直寫到他全家都餓死,只有自己活下來的事兒。
再往里,下一個碑上寫的,是朱元璋活不下去跑去當(dāng)和尚,結(jié)果還是吃不飽肚子。
不僅吃不飽,還總是被欺負(fù),于是他只能去要飯。
然后就是他要飯三年的所見所聞。
用朱元璋的視角,講述了元朝統(tǒng)治階級的殘暴,腐朽。
百姓生活的艱難。
用這種講故事的方式,真的非常的增強(qiáng)代入感。
兩個碑文看完,基本上也就代入進(jìn)去了。
一個出生在元朝末年的農(nóng)家子弟,生活困苦,家庭遭逢大難。
華夏大地民不聊生。百姓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
第三塊碑文寫的,并不是朱元璋的事兒。
而是用上帝視角,講述了一下元末農(nóng)民起義的開端,以及朱元璋參軍之前的格局。
緊接著就是第四塊碑。
這次又是朱元璋了,他應(yīng)湯和的邀請,參加了起義軍。
這塊碑主要講述了朱元璋參加起義軍后的經(jīng)歷,好的不好的通通寫了出來。
在這塊碑的旁邊還有一塊小一些的碑。
主要講述了朱元璋和馬皇后的愛情故事。
第五塊碑寫的就是朱元璋帶著十幾個人獨立出去以后,形勢如何的不利,以及朱元璋如何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一步步做大做強(qiáng)的。
再往后依舊是按照時間順序,真實記錄了朱元璋參與的每一次戰(zhàn)役。
一直到最后,北元被滅。
這種寫法是朱吾適要求的。